2019年9月1日,是寧波市北侖職業高級中學(以下簡稱“北侖職高”)2017級電商班的學生們正式進企業開始高三實習的日子,但是電商班的鄧同學和班里的幾位同學在這一天重新回到了學校。
2019年,北侖職高通過推動校、企、政合作,加強產教協同,采用“引進來”的模式,依托浹江雙創夢想小鎮在學校內開展產學研創的新實踐,為學生實習就業提供了新的選擇。在浹江雙創夢想小鎮,學生可以像在企業里一樣在真實的崗位上學習和鍛煉。
“浹江雙創夢想小鎮是學校為學生打造的一個就業創業的綜合性平臺,旨在讓更多學生在學校內就能進行就業創業實踐。”北侖職高黨委書記、校長林綠洋說,“我們不僅要培養合格的技術技能人才,更要培養學生的職業創新能力,提高學生的職業適應能力和技能遷移能力,培養創新型和智慧型的人才。”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浪潮下,北侖職高踐行“適合的就是最好的”教育理念,大力推進學校“雙創”教育,激發學生“雙創”意識,提高學生“雙創”能力,為職校學生尋找更多發展的途徑,搭建人生出彩的平臺。
普及“雙創”教育 注入“雙創”基因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和國家教育部門“關于深化職教教學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若干意見”等均把“創業能力”與“就業能力”提到同等重要的位置,“雙創”教育在中職學校工作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
早在2007年,北侖職高就正式開設了創業課程,并始終致力于加強“雙創”教育的理論和實踐研究,創建“雙創”教育特色學校。為不斷提高學校“雙創”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學校成立了以校長為會長的創業教育指導委員會,制定了《北侖職高學生創新創業財務制度》《北侖職高學生創新創業管理實施辦法》《北侖職高學生創業孵化基地指導教師管理辦法》等一系列“雙創”教育相關管理規定,并組建了一支由29名教師組成的“雙創”專任教師隊伍,負責日常教學及創業基地指導工作,教授學生創業知識。
學校負責“雙創”工作的王燕鳳老師介紹:“為了激發與培養學生的“雙創”意識和能力,學校時常會組織各種創業講座、技能培訓、創業實踐等活動。通過組織教師跨專業、跨學科建設并開設創新創業教育必修課、選修課程體系,普及‘雙創’教育后,很多有創新創業意向的學生都開始大膽地進行實踐。在‘六三三’(‘機制、課程、服務、基地、基金、評價’六方面,‘學校課堂、企業職場、社會市場’三情境,‘創業大賽、創業實踐、自主創業’三階段)陪創模式下,不少學生的創業計劃在學校內得以落地。”
在學校的創業孵化基地(創業一條街),現在有卡樂服裝工作室、藍鉆美容美發、再生銀行等10個創業孵化項目。這些由學生“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創業實踐項目,每年向在校學生提供創業實踐崗位500多人次。截至2018學年,創業一條街店鋪營收逾10萬元,多個工作室被各級各類媒體關注與報道。
其中,“再生銀行”團隊自成立以來,不僅盤活了校內的二手書籍、廢舊紙張等可再生資源,還將一部分收益通過資助貧困學生、捐贈給社會慈善組織等形式反饋社會,被評為“2016年北侖區青春微榜樣團隊”,這個團隊也是評比中僅有的一個在校生創業團隊。
如今,在各級各類的“雙創”比賽和活動中,總能看到北侖職高學生的身影。多年來,學校共有25個項目、126人次在寧波市級以上的創業大賽中獲獎,其中不乏各類省國賽一等獎,還有10項創新項目獲得發明專利。“雙創”教育為北侖職高的師生搭建起實現“創客夢”的廣闊舞臺。
深耕創造沃土 筑夢雙創小鎮
“為了讓學生的創新創業與學校的教育教學更好地結合起來,近兩年,學校圍繞‘打造學校特色辦學新亮點、布局學校環境育人新景點、鑄就學校雙創教育新名片’三大目標,大力推進浹江雙創夢想小鎮建設。”北侖職高副校長何運峰介紹,“通過體制機制的創新,學校組建創新師資隊伍,實施以項目為載體的教學模式改革和創新,開發完成了電子商務、服裝、機器人、物流4個產學研創教學項目。”
“學校還給我們配備了統一的工作服,讓我們更像是在一個正式的企業工作,學校周邊的阿姨們來購物時也都覺得我們很正式、很親切自在。”鄧同學躊躇滿志地說,“很多電商運營的知識在高一高二的課堂上都學習過,現在就是在實踐中去慢慢學會運用這些知識。當然,這幾個月來,也學習到了很多以前沒學過的知識與技能。最近,我們線下商城一天營業額高時就有1000多元呢!”
副校長何運峰說:“‘浹江在線’是由北侖職高與寧波新貿供應鏈有限公司合作打造的電商實訓項目,由600平方米的線下商城和100平方米的線上電商運營中心,以及150平方米的網絡直播室三大部分組成。學校通過‘線上+線下+直播’的方式探索新零售商業模式,這種模式不僅能夠培養新零售人才,而且可以更好地服務區域企業與人民群眾。2017級電商班這幾個學生將在‘浹江在線’商城參加為期一年的頂崗實習。他們每天的工作不僅包括線下商城的日常管理,還包括線上運營中心的維護。經過近3個月的實習,學生們現在已經能自如地開展商城運營的工作了。”
其實,在“浹江在線”商城實習的這幾個學生早在學校規劃“浹江在線”平臺時就參與其中了。他們發揮各自的專業特長,通過網絡直播過校企籃球聯賽、校園嘉年華、企業班級冠名儀式、寧波市技能大賽模特賽項等多場大型活動,還在去年3月通過網絡直播,幫助寧波日華農業牛肉養殖基地在幾個小時內實現3000多元的銷售額。現在,他們已經是商城運營的主力軍了。
“北侖的產業集群豐富,具有可供電商產業發展的厚實土壤,但是電商人才匱乏,尤其是從事短視頻、直播的人才。通過校企合作的模式可以大量培養實戰人才,豐富產業鏈的人員儲備。”寧波市千鼎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汪佳慧表示。
網絡直播,這個由互聯網催生的新行業,成了越來越多人創業就業的新方向。北侖職高也敏銳地發現了這一新趨勢,并積極探索“互聯網+教育”的新模式。2019年初,學校與校企合作單位千鼎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打造了直播實訓基地,實行企業項目與專業教學深度融合,企業和教師雙導師制,讓學生得到全方位實踐鍛煉。
“通過一段時間的培訓與實踐,在淘寶直播運用中心實習的學生現在已經能夠熟練地進行直播,好幾名還成了小有名氣的網紅主播。”負責淘寶直播項目的盧老師自信地說,“今年天貓‘雙11’,樂町成了‘億元俱樂部’名單中涌現的新面孔,其中的一部分銷售業績就來自于我們學生的賣力吆喝。”
線下進口商品直銷超市、線上電商運營中心、淘寶直播實訓基地……一系列的“雙創”實踐正在北侖職高的校園里蓬勃開展,浹江雙創夢想小鎮也正在成為學校“雙創”教育的新天地,為區域培育著越來越多的人才。
不忘創業初心 奏響人生強音
在“雙創”教育的滋養下,有一大批北侖職高的畢業生將所學知識、技能與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結合起來,不僅自己走上了創新創業的道路,而且帶動著身邊的人一起富起來。
原“再生銀行”的店員周可就是其中的一員。大學畢業后,周可看到了鄉村經濟快速發展背后的商機,心中的創業夢又燃燒了起來。跟家里人一合計,他在200多年的“大茂族”老宅里開出了一家大茂記手工年糕作坊。他把村里的土特產進行包裝,并通過電商平臺銷售,現在每個月營業額達到了兩三萬元,不僅使得傳統的手工藝得到了保留,還帶動了村里的經濟發展。
寧波市北侖區侃寶果木專業合作社的創始人謝侃凱是數控專業的學生,畢業后不久他也選擇回到農村創業。在他的帶領下,合作社種植面積從起初的6畝到了200多畝,2018年銷售額突破了200萬元。與此同時,村里還有15戶村民跟著他一起種植草莓,種植面積達150余畝,年利潤額達500多萬元。他不僅幫助這些村民大大提高了收入,而且解決了30余個農村富余勞動力的就業問題,為就業難的農民順利實現了再就業。
“在校期間他就經常參加各種創新創業比賽,沒想到他現在不僅自己干出了一番事業,還帶著村民們一起干得熱火朝天。”謝侃凱高中時期的班主任說道,“不久前,學校還特地把他請來與在校的學弟學妹們分享創業經歷。
為了幫助更多的學生實現創新創業夢想,2011年北侖職高在寧波市北侖區慈善總會注冊成立了“北侖職高學生創業基金”,在畢業校友、企業以及北侖區慈善總工會的支持下,現在基金規模已達120余萬元。目前,已有20余位畢業生成功申請了創業基金,在創業基金的幫助下,邁出了創業的第一步。
推進產學研創協同創新,積極投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北侖職高的“雙創”教育正在改變侖職學子的未來。如今,那些早年間在學生心中埋下的創業種子,正在慢慢地發芽、開花。(葛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