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教育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制度的重要內容,是黨和國家對新時代人才培養的新要求。金華職業技術學院作為國家高水平高職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始終堅持立德樹人,率先開展了勞動教育研究、實踐,通過實施“二二一”課程體系、開發“勞動+”融合課程、制定“分類分崗”評價指標、建立“五維協同”支撐系統等舉措,構建了以課程建設為核心、以指標評價和支撐系統為保障的“一體兩翼”勞動育人體系。本文系浙江省高等教育“十三五”教學改革研究項目(JG20190709)、浙江省教育科學規劃項目(2020SCG063)研究成果。
實施“二二一”勞動教育課程體系
課程建設是勞動育人體系的核心內容。“二二一”課程體系的第一個“二”是指針對大一新生的勞動基礎課,包括勞動教育通識課和基礎勞動鍛煉課。前者與一些相關性強的公共基礎課程統籌考慮,設置“勞動+”課程模塊。后者包括個人生活勞動、集體義務勞動兩個方面,平均每周不少于1課時,成為每一個新生的必修課。第二個“二”是指針對大二學生的勞動進階課程,包括專勞融合課和公益勞動實踐課。專勞融合課即“勞動+專業”融合課程,將專業勞動技能、勞動紀律、勞動法、職業道德等內容深度融入專業課程。條件成熟的專業以專業選修課的形式開展,其他專業以課程模塊的形式融入專業課。公益勞動實踐課程作為勞動教育第一課堂的有效補充,由學生管理部門、團委定期組織學生,深入社區、福利院和公共場所參加公益活動、志愿服務、勤工助學等第二、第三課堂,將勞動過程、成果納入學生綜合素質測評。最后一個“一”是指針對大三學生的企業勞動實踐課程,主要是在企業實習、實訓過程中開展有側重的勞動實踐課程。
開發“勞動+”系列融合課程
一是開發3個公共課課程模塊。“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中設置“勞動+職業”模塊,主要內容是職業生涯的勞動觀教育。“大學生創業基礎”中設置“勞動+創業”模塊,主要教授勞動精神與創業者、創業精神的關系。“大學生心理健康”中設置“勞動+心理”模塊,主要闡述勞動者與心理健康的作用關系。二是各專業開發2—3門專勞融合課程。以新商科專業群為例:“專業導論”設置“專業+勞動”模塊,編印《新商科專業學生勞動素養》活頁式教材,突出學生應具備的勞動技能和勞動素養;專業基礎課“經濟學基礎”增加“勞動經濟學”章節;各實訓課程增設勞動素養養成環節,通過項目化、活動式的課程模塊實施。三是設置1門基礎勞動鍛煉課和1門公益勞動實踐課,納入第二課堂學分。基礎勞動鍛煉課是指分班級開展集體勞動課,實施衛生包干制、文明監督崗、垃圾分類宣傳與引導等,由學工部門統籌實施,并給出考核評價。公益勞動實踐課由團委組織,開展各類社會公益志愿服務,計算志愿者小時數,考評結果納入第二課堂學分和學生綜合素質測評。四是增設企業勞動實踐課,設置勞動技能操作示范和勞動基礎素養培訓兩個環節。在編制實習手冊的時候加入有專業特點的勞動教育內容;增設勞動技能操作示范環節,并編制勞動技能操作手冊,讓學生觀察信息化背景下勞動實踐新形態、新方式、新技巧;校企雙方聯合編寫《勞動基礎素養指引》,頂崗實習第一周開展勞動基礎素養培訓,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和勞動習慣。
制定“分類分崗”勞動素養評價指標
一是針對實踐課程制定素養指標體系。首先,從勞動態度、勞動能力、勞動效率、合作精神等4個指標考評學生的勞動態度和成效,基本適用于所有專業的學生。其次,為了細化評價,區分不同專業特點,可以分解二級指標,學校制定相對通用的標準,比如將勞動態度細化為紀律性、責任心、積極性等。各專業群可以根據不同的人才培養目標和要求設置更加具體的指標內容。再其次,實施分崗評價,例如實踐組長崗位,主要從任務管理、團隊建設、設備管理和實踐報告4個指標進行考評,對每個指標進一步細化具體內容。二是根據指標體系實施評價評優。將勞動教育評價作為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重要組成部分,考核學生學習、生活、實習的全過程。積極使用評價結果,將考核結果作為畢業的依據之一。每月公布勞動榮譽榜以及月度優秀學生;設立勞動獎,對在勞動實踐中表現突出的學生予以獎勵。注重學生勞動實踐情況的分析與反饋,改進教育過程,提高育人效果。
建立“五維協同”勞動教育支撐系統
保障支撐系統主要包括以下5個方面。一是教學制度建設。頒布《金華職業技術學院勞動教育教學大綱》,制定一系列規章制度,如《勞動獎勵辦法》《勞動教育助學金實施細則》《校園整潔維護要點》等。二是實踐場所拓展。建好配齊勞動技術實踐教室、實訓基地,整合學校散落在二級學院的種植園、養殖場、工匠坊等資源,為廣大學生提供更多的勞動實踐場所。同時,對接農村、社區、企業等單位,拓展一批校外勞動教育實踐基地。三是教育經費保障。安排勞動教育日常經費,包括宣傳費、器具費、勞動項目活動費、勞動獎助學金等。四是師資隊伍培養。根據學校勞動教育需要,配備必要的專任教師。將學校保潔人員、維修工人納入基礎實踐課指導隊伍,通過全員培訓提高育人意識和指導水平。設立勞模工作室,聘請相關行業專業人士擔任勞動實踐指導教師。五是勞動文化培育。成立勞動實踐類社團,舉辦勞動文化周活動,圍繞植樹節、五一勞動節、志愿者日等集中開展勞動實踐和主題教育活動。(王一 金華職業技術學院經管學院黨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