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義烏市城鎮職業技術學校辦學紀實
近年來,學校緊緊把握時代脈搏,厚植人才培養沃土,砥礪創新,輸送著一批批社會需要的精英人才,被評為首批國家級別重點職校、浙江省首批改革發展示范學校,先后獲得“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浙江省職業教育先進單位”“浙江省技工人才輸送基地”“浙江省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工作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校企合作 電商專業因地制宜顯身手
義烏作為商貿名城,近年來跨境電商交易規模不斷擴大,電商人才的需求也與日俱增。2016年12月,義烏陸港電商小鎮正式投入運營。作為國內知名的全產業鏈電商服務綜合體,小鎮吸引了70余家企業入駐,其中銷售額過億元的企業就有20余家。義烏城鎮職校看準時機,與陸港電商小鎮多次溝通,雙方于2018年3月簽署合作協議,小鎮成為學校的實訓基地,學校成為小鎮的人才供應基地。
2019年3月,雙方的合作被列為浙江省“三名工程”項目之校企合作共同體項目,目前已入駐成員企業5家、普通成員企業8 家,組成了緊密型的產教融合聯合體。校企合作共同體的建成,實現了資源共享、項目共研、師資共育、人才共育,構建起具有義烏本土特色的新型電商人才培育模式。同時,強化了企業、學校、小鎮之間的資源整合,相互促進,形成合力。在電子商務科研、實習、就業、創業等活動領域開展的全方位合作,既為學校培養了電子商務專業人才,拓寬了人才輸送平臺,又為義烏電子商務高速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據不完全統計,通過與電商小鎮園區企業長期穩定的合作,有300余名學生成功在“淘寶”“拼多多”等平臺上開出網店。此外,借助電商小鎮常態化舉辦的人才學術論壇、跨境高峰論壇、精品網貨對接、品控沙龍、資本對接、大數據分析等活動,學校的教育教學水平也得到了提升。
課程改革 拜師學藝與專門人才培養
常言道,名師出高徒。義烏市城鎮職校高度重視課程改革,以現代學徒制為抓手之一,將烹飪專業列為現代學徒制試點推進的重點專業。
傳統校企合作模式存在著校企空間分離、工學結合困難、實習崗位固化、技能訓練單一的問題。學校創新思路,修建了一幢兩層共600平方米的烹飪技藝園,提供經營場所和設施,“引企入校,共建園區”。通過共享師資、共享設備、共享市場,形成了“產學一體、校企融合”的復合型經營主體,搭建了適合學生開展現代學徒制職業體驗、工學結合和頂崗實習的教學新平臺。
學校每年開學都舉行烹飪專業現代學徒制授徒儀式,聘請烹飪界知名人士擔任帶徒師傅,既有中式面點、配送與加工、西餐、食品雕刻等教學專家,也有擅長地方菜、傳統名菜制作的烹飪名家。每一個烹飪專業學生都有了與之結對的行業師傅,進一步增強了學生的職業意識與技能。
現代學徒制使學生通過“烹飪技藝園”實體平臺,專業技能和綜合素養都得以提高。在2017年浙江省中等職業學校職業能力大賽“中餐熱菜”賽項中,學校烹飪專業學生取得了浙江省第三名的好成績。現代學徒制的施行也促使烹飪專業畢業生就業質量穩步提升、薪金水準逐年提高。一些學生順利進入高星級酒店,部分學生還走上了酒店管理崗位。
學校課程改革的另一個重點是構建工作室制人才培養模式。
第一階段,以賽促教指導學生積極參加各種類型的創意、創新大賽,在杯賽過程中提升制作技能。第二階段,指導學生參與項目實訓。從前期與客戶的溝通、市場調研、設計方案的確定、項目的制作,到后期市場的反饋,學生都親自參與。第三階段,專業技能和水平的輸出。學生熟悉了相關行業的項目制作流程后,進入合作企業鍛煉實踐。
多年來,義烏城鎮職校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構建和諧育人環境,堅持“圍繞市場轉,引領行業走”的辦學思路,贏得了社會好評。未來,學校將繼續加強校企合作,更加注重知行合一,努力把學校建設成為具有區域職業教育示范、輻射和引領作用的高水平示范性職校。(葉慶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