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突如其來的戰“疫”大考,金華職業技術學院信息工程學院始終將師生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牢牢抓住立德樹人這個牛鼻子,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規律、教書育人規律和學生成長規律,結合疫情防控工作實際需要,創新工作載體, 及時發聲、精準發力、科學施教,切實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時效性、針對性,形成了強信心、暖人心、筑同心,全員齊抗疫、全力促發展的工作格局和濃厚氛圍。
以文育人,打出云端活動組合拳
為踐行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防疫期間優化校風學風,繁榮校園文化,信息工程學院學生會社團部聯合全院各大社團,以“青春活力克疫情”為主題,將原本在校園內舉辦的社團活動搬到了云端,推出了一系列線上活動,豐富學生宅家課余文化生活,打響了線上活動嘉年華。
“全民抗疫,歌頌英雄”朗誦比賽、英語配音大賽、云端防疫特別演唱會……活動形式多樣,圍繞“讀、寫、拍、創、唱”五個方面,截至目前,信息學院已舉辦20余項線上活動,參與人數超過1500余人。社團成員紛紛表示,通過開展特色的抗“疫”活動,助力國家打贏防疫攻堅戰,體現出作為青年的使命擔當,希望將社團作用發揮得更好,鼓勵和影響更多同學參與其中,不斷增強勇于探索的創新精神、善于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不斷增長才干。
信息工程學院始終秉持“重能力、揚個性、促成才”的培養理念,此次各項云端活動的開展,結合學院專業特色,利用信息化網絡平臺,將知識傳授、能力培養與理想信念、價值觀念、道德理念的教育有機結合,以文育人,著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以人育人,構建思政教育滴灌網
信息工程學院始終堅持教育與自我教育相結合,既要發揮教師的教育引導作用,又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自開學以來,已開展防疫系列主題班會四期,分別從“防疫期間我們這樣愛國”“在抗擊疫情下談生命”“鐘南山告訴我們為什么要讀書”和“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心理應對”四個主題,不斷提升“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各班級積極創新班會模式,如知識問答、在線觀看防疫宣傳科普視頻、重點疫區同學暢談隔離感受、疫情防控承諾線上接龍等。在擬定的主題和模板PPT基礎上,同學們通過收集與班會主題相關的案例,分享自己的感受和見解,云班會變成了思政課堂,真正做到了以人化人,以人育人,將正確的價值觀“滴”入學生的思維“根系”。
其中,在各班的班會中,都會有參與疫情防控的志愿者們談工作經歷的環節,據了解,截至目前信息工程學院已有121名學生參與到當地社區、鄉鎮的防疫志愿工作中,承擔了防疫宣傳、人員排查和定點值班等工作,也有通過自媒體平臺向民眾宣傳病毒預防知識和辟謠,引導正確社會輿論。同學們的志愿經歷分享極大的鼓舞了班級其他同學,也更加堅定了戰勝疫情的信心。
以愛育人,守好扶志扶智責任田
“老師,因為這段疫情特殊時間,我爸爸因為突發耳鳴而后引發輕微腦出血,后來手術檢查是梅尼埃病,母親也一直在照顧兩人均沒能去工作。”班主任趙老師在得知消息的第一時間,就為該生申請了學校為防疫專設的補助金,希望學生能度過難關。
在信息工程學院,像這樣獲得金華職業技術學院疫情防控期間臨時困難補助金的同學還有15名,他們每人都獲得了1000-1500元不等的補助金。同時,班主任們也通過電話、微信等方式,實時了解全院學生情況,加強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把工作做到心坎兒上去。與此同時,由于偏遠地區受網絡影響無法正常聽網課,學院還給西藏、新疆籍學生充了話費,希望他們能和其他同學一樣,在家高質量上網課學習。
在解決學生經濟問題的同時,信息學院積極將“扶困”與“扶智”,“扶困”與“扶志”結合起來,以愛育人,積極踐行物質幫助、道德浸潤、能力拓展、精神激勵有效融合的育人長效機制,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培養學生自立自強、知恩感恩、勇于擔當的良好品質。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信息工程學院在毫不放松抓緊抓實抓細各項防控工作的同時,也用實際行動在師生中牢固樹立打贏這場總體戰阻擊戰的信心,用正確思想武裝廣大師生的頭腦。除此之外,學院積極發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充分整合各種思政教育資源,調動各種思政教育的育人元素,創造性地開展疫情防控形勢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課堂教學工作。師生共同有力出擊、有序推進,爭取在疫情防控人民戰爭中交出優異答卷。(費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