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寧波市學生職業體驗拓展中心“職業啟蒙教育”實踐
全國首家綜合性學生職業體驗拓展基地——由寧波經貿學校負責建設的“寧波市學生職業體驗拓展中心”,自2014年創辦以來,緊緊圍繞“生涯”二字做教育,幫助學生盡早發現和培養職業興趣,向著“更好的自己”努力奔跑。
中心對中職教育優勢的創新運用以及對職業啟蒙教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度實踐,為當前中職學校主導的“勞動和職業啟蒙教育”提供了成功的先行示范,具有啟迪意義和借鑒意義。
發揮中職優勢 打造“生涯空間”
“中職學校在職業啟蒙上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尤其是對優勢智能及對應的職業傾向有著更深理解,能更好地幫助學生規劃職業生涯。”寧波市學生職業體驗拓展中心總負責人、承辦學校——寧波經貿學校校長陳平說道。
立足優勢,發揮優勢,創新優勢,成立6年來,中心充分借力“母體”寧波經貿學校的資源、人才及經驗優勢,一手抓硬件,科學構建起集“認知、測試、體驗、咨詢(指導)”四大功能為一體的現代化、綜合性、全景式的“生涯空間”;一手抓軟件,深刻把握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趨勢,結合各學段學生的實際學習與生活需求,設計出一系列本土化、定制式的“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服務”。
在“生涯空間”的布局上,中心高度遵循“認知與探索—體驗與發現—定向與規劃”的職業啟蒙規律,一層為職業展廳、職業傾向測試區以及職業大講堂,幫助學生認知職業;二層至四層為職業體驗場館,囊括藝術、研究、操作、智創、服務、財商等六大職業類型,并通過一室一主題的“項目化”運作,讓學生了解職場環境,體驗職業;五層則配備專業生涯指導教師,幫助學生明確生涯目標,科學制定生涯發展規劃,找到適合自己的專業或職業。
在“生涯服務”上,中心緊緊圍繞“職業傾向測試—職業體驗活動—職業培訓拓展”這一主線,為學生提供“一條龍”服務,通過一次專業的測試、一次深度的體驗、一次有針對性的指導、一本個性化的報告、一本學分證書、一個培訓拓展的空間,讓每一個學生打開心中的職業之門,構筑職業夢想,綻放生涯光芒。
此外,中心正積極引入大數據分析技術,精準捕捉與引導不同性別、學段(年級)、教育類型(普職教)、課程經歷的學生的職業啟蒙需求,了解他們在各個學段上產生的生涯困惑,使職業啟蒙教育契合學生的需求。
中心先后被列入國家發改部門產教融合項目、浙江省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寧波市政府部門優化公共服務重點項目、寧波市教育部門重點建設項目,不僅是寧波市中小學生職業體驗和生涯指導服務平臺、寧波市中小學職業生涯指導師培養平臺,還是寧波市市民職業咨詢和職業指導平臺,有效填補了區域職業啟蒙的空白。
匯聚職教資源 繪制“生涯地圖”
“對于職業體驗所需的情境,一座建筑的空間是有限的,但通過挖潛自己,挖潛與外部世界的關聯,可以獲得無限的發展空間。”寧波經貿學校校長陳平如是說。
在此理念推動下,中心創造性地以物理、行動、精神為“三原色”,繪制出一幅以“中心”為中心,匯聚多所“職校”資源,輻射“多類型學校”的寧波“生涯地圖”。
縱覽“地圖”,星羅棋布的職教設施設備等“物理資源”在中心平臺上實現有效整合的同時,又通過“資源共享+校本嫁接”特色化建構、“普職融通+重點推送”職業(專業)規劃、“個性定制+定向輸出”流程建設等行動和精神路徑設計,實現了共建共享,滿足多元需求。
現如今,這份“生涯地圖”不僅覆蓋了區域內所有普高、初中、小學和其他類型學校,保障生涯規劃教育普惠性的全程全員覆蓋,還遠程輻射至新疆、西藏、貴州、吉林等地對口支援學校。
中心自2016年5月正式運營以來,至2019年11月,通過團隊預約體驗、社會開放、送教、公益講座等多種形式,共接待49291人次學習體驗、交流考察,服務不同生涯階段的中小學生37442人。
中心還創新構建了“寧波市職業體驗拓展中心網絡運行平臺”,設置預約管理、藍牙軌跡管理、生涯教育課程等模塊,通過“O2O”互動,全天候匯聚職教資源,充分提高資源使用效能;并通過開發系列慕課、微課等,跨區域輸出,構建線上線下結合、多方互動的職業啟蒙教育。截至2019年11月,共有6000多人次通過平臺預約,2000余人次通過網絡平臺共享資源,850多人次得到在線生涯指導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生涯地圖”的一體化效應,在寧波市教育部門相關政策的推動下進一步放大,30多所普職校結對融通,5000多名學生受益,受到國家、省、市教育部門主要領導及相關專家的高度評價,并引發主流媒體的廣泛關注。
創新啟蒙課程 搭建“生涯階梯”
2019年,《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正式出臺,對職業教育提出全方位的改革設想,“鼓勵中等職業學校與中小學聯合開展勞動和職業啟蒙教育”。這對寧波市學生職業體驗拓展中心的創設初衷及運作方式是莫大的肯定。
一直以來,中心堅持以“課程建設”為突破口,積極推動區域內中小學校的職業啟蒙教育,一方面積極攜手省市教育科學研究所等高端力量組建研究共同體,針對課程體系不完整、適切度不高等問題進行攻關;另一方面攜手中職學校組建開發共同體,不斷豐富課程資源。
在體系建設上,中心高度強調“貫穿性”,不僅在結構上貫穿了“中小學整個學段”,在目標上貫穿了“弘揚志向、激發興趣、發現潛能”職業啟蒙教育三維要求,在設計上更是充分整合“全人發展、終身發展以及舒伯發展生涯理論”,并應用全新的“學·職群”理念,使中小學的學業(學科)、高等教育的專業以及未來就業的職業形成貫穿。
在課程建設上,中心積極遵循“職業熏陶—職業認知—職業探索—職業(專業)決策”的階梯型啟蒙規律,構建了“職業認知、自我認知、職業體驗(探索)、咨詢指導”四大模塊課程,“自我探索、環境探索、生涯抉擇、生涯管理”四大類15個主題的團體輔導課程,以及“自我狀況了解及個人價值觀的澄清、職業潛能的開發、外部環境適應、生涯規劃及生涯決策能力的培養”四大類20個典型問題的個體輔導課程等,配合“共時”學習、“分層”學習、“自主”學習等多元教育教學手段,為學生實現“全人”發展與終身發展搭建“生涯階梯”。
中心與區域內中職學校攜手已開發近300個項目的職業體驗課程,為普高開設200余門職業技能類課程,舉辦多期“高考志愿填報方法與策略”公益講座,成功打造了一批跨省市職業游學項目。
為確保課程的適切度,中心還明確提出“三同步”原則,即與大數據評估同步,與職業發展同步,與多元主體需求同步,周期性更新20%課程資源。
此外,中心還創新推出“沉浸式職業探索課程”,以學生為中心,強調“以身體之”的親歷性、“以腦思之”的反思性、“以心驗之”的投入性,讓學生打破心智模式和習慣,在即興狀態下產生驚異感,從而感受體驗的生成性和創造性,產生全面參與的意愿和情感。
強化人才支撐 培養“生涯導師”
“教育的靈魂是教師,沒有專業的人才支撐,就無法將職業啟蒙教育做活。”寧波經貿學校校長陳平說,“專業化、復合型的師資培養是當務之急。”
為此,中心充分發揮自身的平臺優勢和“研育一體”機制優勢,著力打造“專業+復合”的師資團隊,一方面全力培養提供“高峰體驗”的專業化教練型教師隊伍,以及由職業生涯規劃師、運營管理師、體驗場館專業教師等組成的多主體、多元化“生涯教育”師資;另一方面通過“母體”寧波經貿學校的“一師一品”教師特色優勢化發展戰略,強化“生涯規劃師”的專項培訓,打造“專業(學科)+職業啟蒙教育”的復合型教師,為職業啟蒙教育提供了強大的人才支撐。
現如今,中心不僅成功構建出一個由職業生涯規劃師、運營管理師、體驗場館專業教師等150名教練型師資構成的人才資源庫,更通過常態化開展職業生涯規劃師資培訓,高考志愿規劃師、青少年生涯規劃師培訓,瀾滄江—湄公河流域沿線國家職業教育教師研修班等,年培訓400人左右,源源不斷地輸出優質生涯教育師資。
“就初心而言,我們希望通過職業啟蒙教育,讓學生有機會‘站在未來看現在’,了解社會,了解自己,尋找到適合自己的奮斗方向,從而變成一個積極的人。”陳平校長如是說道。話語給人以別樣的啟迪。這是教育的遠見,也是教育的溫度。(余蘇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