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提出:從2019年開始,在職業院校、應用型本科高校啟動“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試點(以下稱“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
“1+X”證書制度試點啟動以來,先后開展了三批試點工作,從目前的試點情況來看,總體上取得了較好的成效。但有的中職學校熱情不高、積極性不強,原因主要有以下六方面:
一是思想認識不到位。職業教育是一種類型教育。作為類型教育的重要載體,作為一種新的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模式,“1+X”證書制度向內連接著專業建設、課程建設、教師隊伍建設,向外溝通起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然而,有的中職學校校內設有國家職業技能等級鑒定所,便錯誤地將X證書等同于職業技能等級鑒定,認為學校可以給學生發放學歷證書,也可以對學生進行職業技能等級鑒定,學校內部完全可以做好“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這種認識是片面的。
二是專業滯后。按照《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要求,“1+X”證書制度重點在于服務國家需要、市場需求和學生就業能力提升,在專業上面向現代農業、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等。有的中職學校在相關試點領域及專業上不占優勢。
三是人員緊缺。按照要求,相關試點專業要組織專業教師進行學習培訓,完成足量的學習培訓任務。就目前來看,在保證完成教學任務的前提下,中職學校專業教師較為緊缺,難以選派、抽調專業教師,導致中職學校對試點工作“心有余而力不足”。
四是經費不足。相關試點專業要投入大量經費,用于建實訓場地、購置實訓設備、組織人員學習培訓等。有的中職學校辦學經費比較緊張,前期積極申報試點,后期苦于經費不足只能放棄。
五是相關部門尚未形成合力。在政策層面,“1+X”證書制度試點涉及教育、發改委、財政等多個部門,并不局限于學校內部。而地方相關部門對此支持力度不大,在專業建設、人員配備、經費投入等方面的政策性合力明顯不足,導致中職學校開展試點工作活力不夠。
六是職業教育的培訓評價組織不規范。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需要相關培訓評價組織的推進。有的培訓評價組織收費高,但培訓質量不高,不能滿足職業院校相關專業教師的培訓需求,反而有“企業綁架職業教育”之嫌。
作為職業教育的一項重大改革舉措和制度設計,“1+X”證書制度的落實和推進,對職教改革具有積極的作用,有利于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學歷證書全面反映學校教育的人才培養質量,X證書夯實學生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中職學校及相關部門應當積極行動,抓住契機,解放思想,立足長遠,突破職業教育機制上的瓶頸,加快落實“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促進“三教”改革,進一步提升教學水平和教育質量,以扎實的專業素質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就業水平的快速提升。(葛昌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