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職業技術學院開展大學生暑期“云實踐”活動
企業通過網絡發布鞋類款式設計要求,學生“接單”后在家開發設計,并通過釘釘接受企業設計師的指導……今年暑假,溫州職業技術學院的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有了“新花樣”。
“鞋類設計專業是我校的國家高水平建設專業,畢業生的薪酬收入一度成為全省高職院校中收入排名最高的專業。畢業生走俏市場秘訣之一,就是暑假期間學生的社會實踐的歷練。”溫州職業技術學院團委負責人說,“受疫情影響,今年我們也將社會實踐的地點從企業搬到了網上。”
據了解,今年溫州職業技術學院的暑期“云實踐”活動為期一個月,學生在專任教師指導下通過“項目+基地+導師”的模式有序開展。其間,全校近1000名學生報名參加“云實踐”活動,170多名專任教師參與指導,共成立了82個團隊,涉及鞋類設計與工藝、家具設計與制造、模具設計與制造、電機與電器、電氣自動化技術、電子信息工程技術、計算機應用技術、傳媒策劃與管理、金融與證券、建筑裝飾工程技術等30多個專業。
以鞋類款式設計為主題成立“云實踐”團隊的消息發出去后,很快就吸引了2019級13名學生報名。實踐課題均來自溫州市秀卓童鞋研發中心2020秋冬開發項目。學生通過“云端”實踐,不僅對款式開發的流程有新的了解,也對款式開發的技巧有了新的體會,為下學期的造型設計課程做好準備。
參加酒店管理專業“云實踐”的隊員陳佳豪等10名學生,在指導老師彭苑苑的帶領下開展新冠肺炎疫情下的酒店管理應對策略研究。“通過在線上與酒店管理者溝通,我了解到在疫情下酒店管理策略的轉變,把書本上的理論運用到實踐中,使我更好地理解和消化課堂上所教授的書本知識。”陳佳豪說。同時,該團隊通過線上調查,對疫情之下酒店管理提出了應對舉措建議。
“暑期實踐,在溫職院有著很好的傳統,對于大學生提高專業素養,加強實踐動手能力很有好處。”大數據云實踐校企合作服務團隊的指導老師施莉莉說。該團隊通過接受中國聯通(溫職)工業互聯網研究院發布的真實開發任務,在家里開展服務企業的實踐。團隊成員們每天上線,互相交流項目進展情況和技術問題。其間,他們學會了公司目前的開發平臺——“活字格”的安裝,并了解其實現的基本功能,能自行進行活字格頁面的設計、布局等。
除了專業實踐外,還有不少學生報名了思政教師組建的鄉村振興、“紅色”基地調研、“奔小康”調研團等。溫州職業技術學院“網紅”思政教師、浙江省微課大賽特等獎獲得者張子奇,通過指導學生開展線上采訪、發放問卷和數據分析等方式進行“云調研”,并提出助推家鄉發展的對策建議,引領和幫助同學們在社會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干、做貢獻。(杜成敏 占宇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