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改革是當前職業院校提升辦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切入點,當這項工作加入信息化的支撐,會擦出別樣的火花。
教育呼喚數據智慧,建設智慧校園教育大數據系統,形成現代化的教育管理與監測體系,通過大數據的獲取、分析、傳遞與結果應用,促進教育管理與評價從“經驗主義”走向“數據主義”,從“宏觀群體”走向“微觀個體”,從“單一評價”走向“綜合評價”,推進教育服務精準化和決策科學化,應成為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題中之義。
首先,要用數據說話。每個期末,寧波市職業技術教育中心學校學生都會獲得一份綠色評價報告單,它由兩張報告單組成,一張是學期學習成績報告單,另一張是學生綜合素養報告單。這兩張報告單都由學生數字畫像系統自動生成,呈現學生的多元智能,包括文化課成績、專業課成績、德育成績、心理成績、社交行為、消費情況、考勤情況、職業傾向分析等各類數據。報告單體現學業水平的增值情況,學生不僅可以了解本學期的個人成績,還能了解個人在年級的位置及在校期間綜合素養發展曲線。教師在數據分析基礎上對學生進行個性化診斷及提出改進建議。
大數據平臺還可以為班級、教師畫像。利用大數據平臺,將同一年級組(專業)不同班級成績以及同一教師不同班級教學成績進行分析反饋,從起點看發展,教師授課成果一目了然。教師還可結合班級的德育、社團、閱讀等數據進行系統分析,班主任與任課教師協同完成班級教學工作改進。
其次,要用數據管理。運用大數據推進選擇性課程。學生的多元智能分析及職業趨向預測數據,為學生選擇選修課程、開展走班學習提供依據。教務處實時收集專業教學成績數據、專業技能競賽數據、技能大賽實訓數據,綜合考量學校專業教學水平,有效提升教務部門的管理效能。大數據分析系統挖掘圖書館的各種數據價值,以閱讀來促進學生個體成長。優化德育管理,學生數字畫像系統顯示學生的學業發展、品德發展、興趣特長、身心健康四個維度數據特征,形成德育診斷及預測。團委依據多元智能及興趣特長、職業能力數據,選拔學生會、社團干部。對班主任而言,大數據平臺作用更大。班主任可準確掌握學生的出勤出操情況、心理健康情況、違紀情況,有的放矢地開展工作。如依據社交及心理數據,組建朋輩輔導群;依據消費情況,進行貧困生精準幫扶。在學校管理方面,教育大數據平臺監測與學校相關的新聞、論壇日志、論壇帖子,這些數據經過加工,形成可視化信息圖,進行學校輿情預警。采集市歷年中考數據與學校新生錄取數據、學生技能獲獎數據、學生畢業后就業跟蹤數據進行關聯度比對,為專業調整提供決策依據……這些由下而上的數據分析勝過由上而下的統計觀察,關聯分析勝過因果推斷,學校決策因此“有據可依”。
再者,要用數據創新。借助大數據,學校進行個性化教學的全新嘗試。閱卷系統數據和網絡教學平臺數據,可組成班級教學地圖和學生學習地圖,幫助教師精準定位學生個別差異。教師依據這些數據部署學習策略,給予個性化指導。
“得數據者得教育”,職校要充分尊重學生的需求差異,將大數據分析系統建設朝著常態長效化方向邁進。后期,我校還將開發教師畫像、專業畫像、年級畫像,借力于大數據,為中職生幸福成長賦能。(張國方 寧波市職業技術教育中心學校黨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