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又到了寧波北侖柴橋嶺下橘農豐收季節。黃澄澄的橘子掛滿了枝頭,微風一吹,像是一個金燦燦的小元寶,呈現出一派“綠樹枝頭萬點金,滿山盡披黃金甲”的唯美景象。山野里飄蕩著濃濃的果香味,望著碧藍的天空,望著這滿地豐收的山林,橘農蔡老伯卻愁上心頭。
“王書記,從十月開始,我家的橘樹上已經掛滿了黃澄澄的果子。今年橘子長勢喜人,我和老伴兒看了也是滿心歡喜。可正因為果子已經壓滿了枝頭,很多橘子掉落到了泥地里。每年這個時候,三百多株的橘樹是我們家經濟的主要來源。我和老婆子商量過了,心想著將橘子采摘之后拿去市場上賣。但我們倆年近八十,出門又不方便,幾年前患病之后身體也是每況愈下,再不把橘子賣掉,只能眼睜睜看著熟透、掉落、腐爛,我這心里愁得很,家里老婆子都愁得睡不著覺了。”瑞巖嶺下村的蔡老伯一早來到社區,向瑞巖社區黨委書記王慧傾訴著自家的難處。
蔡老伯苦心經營的橘樹品種是宮川,因柴橋山地獨特的氣候和地理環境,這里的橘子皮薄、肉嫩、渣少、汁多、甜度高,因味美價廉,在北侖區內名氣較大。“一方面今年橘子豐產,產量高比往年高,才出現賣難問題。另一方面,交通不便也是原因所在。目前,進入采摘區域的山路只能容許三輪車勉強通過,而且道路崎嶇不平,阻擋了不少游客的腳步。”柴橋瑞巖社區黨委書記王慧介紹道。得知這一情況之后,為了幫助蔡老伯一家解開困境,柴橋瑞巖社區隨即聯合柴橋街道映山紅蘆江先鋒志愿者團隊當起了公益助農團,親自上門采摘,搬運、打包。
黨員林侃穎家中也擁有一片橘園,摘橘挑桔也是有著一定的經驗,索性直接在橘園里開啟了直播賣貨,“咱們柴橋的橘子外表橙黃有光澤、皮薄易剝、口感細膩,我給大家摘一個吃吃看,這味道,甜過初戀。”朋友圈和微信群的“廣告”發出之后,立刻就收到了一波愛心訂單。
助農助困無小事,助農小分隊的出現解了橘農的燃眉之急。一上午過去了,助農團線上線下已經幫橘農們賣出了第一批橘子500余斤,直接變現1200余元。截至目前,柴橋街道瑞巖社區已組織采摘12批次,采摘人數近200人,愛心訂單近萬元。(陸劍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