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學院組建師生黨員創新創業服務團隊,扎根鄉村社區,幫助農戶開發農產品,搭建電子商務平臺,為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戰略貢獻力量。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黨和國家從戰略高度提出的教育改革發展重要舉措,總書記更是寄語青年學生要“扎根中國大地了解國情民情,在創新創業中增長智慧才干,在艱苦奮斗中錘煉意志品質”。高職院校的基層黨組織,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積極探索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工作有效途徑。
一、開展“黨建引領,思創融合”創新創業教育的必要性
創新創業教育是極具中國特色的教育教學方式,開創性的將創新和創業融合為一體,既注重在校內開展教育,更注重在生產中開展實踐。創新創業教育對于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的話語體系,堅持中國高等教育話語權、主導權極具重要意義。
針對高職院校思政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融合度不高、思政教育活力不強、雙創教育思想引領不足等的問題,廣東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積極探索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有效途徑,該校計算機與設計學院黨總支形成了“黨建引領,思創融合”的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模式,師生黨員帶頭創新創業,投身廣闊的鄉村、繁忙的工廠,助力精準脫貧,服務鄉村振興,助力經濟社會的轉型升級,取得一系列育人成效,得到了老師學生、社會企業的廣泛認可,拓展延伸了高職院校黨建工作的社會服務功能。
二、“黨建引領,思創融合”創新創業教育模式的具體措施
(一)堅持黨建工作在創新創業教育中引領作用
廣東機電職業技術學院計算機與設計學院黨總支積極帶領師生黨員,依托專業優勢,選拔組建創新創業團隊,帶上創新創業項目,主動走出校門,對接鄉村、社區、企業,近年來先后赴四川涼山、梅州豐順、汕尾陸豐、中山小欖等地,開展為當地群眾開展創新創業服務指導,為精準脫貧貢獻“機電力量”。師生黨員服務鄉村振興、精準扶貧的案例獲廣東省委教育工委暑期大學生黨員社會實踐項目優秀隊伍。
同時,以黨建共建為基礎,選取產業結構與學院專業建設相近的地區建立校外創新創業基地,打造“陽光計劃”的黨建品牌。與廣州市白云區鐘落潭鎮黎家塘村結對開展黨建共建共享工作,為該村建成電子商務創業培訓中心,教工黨員多次赴該村為村民普及電商創業技術;為梅州市豐順縣豐良鎮璜溪村建成電子商務服務平臺,協助該村開發了蜂蜜、米粉、百香果等農產品,目前平臺月營業額超十萬元,助力精準脫貧工作取得巨大成效。以“陽光計劃”為主題的黨建工作案例獲得廣東省高校黨建創新工作案例一等獎。
(二)構建了“思創融合”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思政模式
在廣東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構建“大思政”的大格局中,計算機與設計學院黨總支指導教工黨支部對人才培養方案以及創新創業的課程大綱進行了重新修訂,堅持立德樹人,從創新創業的課程建設、教材選用、師資培訓等環節融入思政元素,寓價值觀引導于創新創業的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之中。
通過構建“線上線下結合的創新創業空間體系”、“課內課外互補的創新創業課程體系”、“校內校外銜接的創新創業實踐體系”三個思創融合體系,使各類思政教育元素和創新創業教育資源進一步聚集、開放和共享。學生可通過廣東機電職業技術學院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平臺與企業交流、獲取項目、分享創新創業思想;線下的5個創新創業基地成為了學生日常開展創新創業沙龍、創業實踐的重要基礎,構建了大學生創新精神的“會客廳”,創業實踐的“夢工廠”。
(三)形成了學校企業共同育人的思創教育工作體制
計算機與設計學院黨總支著眼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創新創業教育的時空拓展延伸,把產學結合、校企合作的特色延伸至創新創業教育中,使思政教育和雙創教育也走得出去、留得下來、引得進來。廣東振業優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眾淘樂科技有限公司、廣東省華標產品質量安全研究院等企業、科研院所企業先后與學院開展深度合作,協同開展思創融合教育,先后投入資金、設備幾十萬元,共建校內創新創業實踐基地,提供創新創業實踐項目,支持學生開展創新創業訓練,企業還派出技術人員到學校為學生講授創新創業課程、講述創業故事。
黨總支積極推動創新創業成果的轉化,學院骨干黨員教師指導的孵化的“優美聲——汽車DSP功放的領跑者”項目,獲2019年廣東省“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高職創業組金獎;學院黨員教師指導孵化的“種菜機器人”立項為廣東省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計劃,參加中國青年APP設計大賽獲得銅獎,成功注冊公司,獲得融資意向,創業案例入選人才培養質量年報。近年來,獲得廣東大學生科技創新培育專項資金(“攀登計劃”專項資金)項目立項7項,獲配套資金21萬元;獲得挑戰杯、創青春等比賽多項省級金獎、銀獎。
三、“黨建引領,思創融合”創新創業教育工作成效
“黨建引領、思創融合”的創新創業教育模式明確了思政教育和雙創教育相融合“思政融合”創新創業教育目標,有效推動了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動與創新創業教育的有機融合,實現了思政元素的有效開發,讓思政教育生動活潑,也使“敢闖會創”的創新創業意識深入人心,形成了特色鮮明、行之有效的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動與創新創業教育協同育人機制。“黨建引領、思創融合”的創新創業教育模式所取得的良好示范效果,引起了社會和同行的廣泛關注,廣東南方電視臺曾對該院“種菜機器人”進行了采訪報導,眾多報紙、網絡媒體對該院創新創業工作案例進行了宣傳報導。
計算機與設計學院黨總支堅持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推動校內校外、線上線下、課內課外等各類思政教育元素和創新創業教育資源的聚集、開放和共享,引導廣大學生樹立家國情懷,取得了思想政治教育和創新創業教育成果的雙豐收。該學院申報的廣東機電職業技術學院互聯網+“O2O”大學生創新創業平臺項目獲得廣東省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二等獎,以及第五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獲國賽銅獎、廣東省賽金獎以及第六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廣東省賽金獎等標志性成果。
四、推動“黨建引領,思創融合”創新創業教育工作的啟示
計算機與設計學院黨總支構建了價值塑造為導向的思創融合課程體系,通過修訂、改革人才培養方案中的課程設置,在創新創業課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寓價值觀引導于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之中,增強學生勇于探索的創新精神、善于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幫助學生塑造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避免急功近利、見利忘義的創業導向。
學院倡導的“把創新創業故事寫在祖國大地上”的理念深入師生人心,為充分發揮黨建工作在高職院校人才培養工作中的引領作用,培養具有家國情懷、創新意識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提供了切實可行的途徑和方法。“黨建引領、思創融合”的創新創業教育模式的成功實施,有效的在創新創業教育中融入思政元素,實現了理想信念在創新創業中的引領作用,是“課程思政”在創新創業教育中的具體實踐。(蘇國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