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教育部舉行第七場教育2020“收官”系列新聞發布會,介紹“十三五”期間教材建設的有關情況。
“十三五”期間,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教材建設,加強了黨對教材工作的全面領導,明確教材是國家事權,專門成立了高規格的國家教材委員會,教育部新組建了教材局。同時,建立健全教材規劃和管理制度,以及全流程的把關機制,基本形成了新的課程教材體系。
“十三五”期間,在國家教材委員會的領導下,我們職教所積極配合職成司、教材局,深度參與了教材建設方面的政策研究,承擔了有關的標準研制、教材開發遴選和服務等方面的工作。所以,借這個機會,向大家介紹一下職業教育、繼續教育教材建設的有關情況。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黨和國家發展全局的高度,把職業教育與繼續教育工作、教材建設工作擺在了前所未有的突出位置,對這些工作的重視之高前所未有,推動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我們迎來了重大的發展機遇也是前所未有。
“十三五”期間,在國家教材委員會的統籌領導下,職成司、職教所認真貫徹落實部黨組有關工作部署,會同教材局,以完善教育教學標準為基礎,統籌推進“三教”改革,規范和優化管理體制機制,有力地促進了職教繼教教材建設開創新局面。據初步統計,目前已正式出版的職教類教材有74000余種、繼教類教材有5600余種,形成了規模宏大、特色鮮明的現代職業教育與繼續教育教材體系。具體的做法有五個方面。
一是在鑄魂育人上下功夫。用心打造培根鑄魂、啟智增慧的精品教材,是黨中央對教材工作的明確要求。我們堅持立德樹人,強化教材國家事權,全力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通過強化思政把關、推動課程思政等方式,確保教材體現正確導向;并通過標準引領、內容規劃、質量表彰、教育督導等組合拳,更好發揮教材培根鑄魂、啟智增慧作用,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提供有力支撐。
二是在系統謀劃上下功夫。以類型教育為基點,做好頂層設計,系統謀劃建設體現類型特征的教材。《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為職業教育教材建設提出了明確的任務和要求,提出要建設一大批校企“雙元”合作開發的國家規劃教材;倡導使用新型活頁式、工作手冊式教材并配套開發信息化資源;每3年修訂1次教材,其中專業教材隨著信息技術發展和產業升級情況及時動態更新。此外,還參與研制《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大中小學教材建設的》《全國大中小學教材建設規劃(2019—2020年)》《職業院校教材管理辦法》等文件,對教材的規劃、編寫、審核、出版、選用、修訂等各個環節都作了翔實規定,《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2020—2023年)》進一步勾畫出了時間表和路線圖。
三是在以質圖強上下功夫。圍繞“提質培優、增值賦能”這條主線,著力打造精品、狠抓質量,以此推動人才培養質量提升。本著精益求精、優中選優的原則,組織320余位專家對符合申報條件的9000余種教材進行嚴格評審,最終遴選了約4000種導向正、質量高、理念新、內容活、形式多樣的“十三五”國家規劃教材,豐富了優質教材資源供給。持續推動現有中職公共基礎課程立項教材修訂更新,研制并發布中等職業學校公共基礎課程方案和系列公共基礎課程標準,依據課程標準啟動了新一輪中職數學等七門公共基礎課程非統編教材的編修工作。在教材局的指導下,參與了職業教育、馬工程重點教材建設規劃編制、首屆全國教材建設獎職業教育與繼續教育類全國優秀教材評選等工作,旨在推出精品教材并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四是在突出類型特征上下功夫。“十三五”期間,職教戰線圍繞深化德技并修、工學結合的育人模式,主動適應“互聯網+”發展新形勢,基本形成了學校骨干教師、行業專家和企業一線技術骨干、教研機構課程專家共同參與的多元合作教材開發模式;遵循職業崗位工作過程,以項目、任務、模塊等為載體、打破傳統學科知識的實踐導向的教材編寫體例;深度對接行業、企業標準,體現“書證融通”要求,呈現形式豐富,內容及時更新的教材編修機制;適應職業教育對外合作需要,不斷凝練中國職教教材建設的模式和經驗。
五是在協同聯動上下功夫。在教材局的指導下,與部內有關司局通力協作,并積極聯合行業主管部門,廣泛調動行業企業多方力量,以及密切聯系中國職教學會、高水平大學等機構,建立健全職教、繼教教材建設內部聯動和社會參與機制,凝聚了力量、整合了資源、發掘了潛力。積極發揮行指委、教指委作用,儲備了一大批教材建設專家隊伍;積極發揮國家教材建設重點研究基地作用,加強前瞻性研究,助推教材研究成果的應用轉化。
下一步,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給人民教育出版社老同志的重要回信精神,研究細化落實國家關于教材建設和職教繼教改革發展的重要部署,不斷加強職教繼教教材建設,為“十四五”期間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作出新的貢獻。
發布會現場王揚南答記者問
?中華工商時報記者?
我們知道,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是兩種不同的教育類型,對于普通教育的教材來說,職業教育的教材有哪些特點?在未來的教材選用上面又有哪些考慮?謝謝。
王揚南:
謝謝記者朋友對教材建設工作的關注,提了一個既專業又關鍵的問題。類型說的是特色,選用實際上涉及到教材建設工作真正的落地。類型怎么出來,《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明確提出,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是兩種不同類型的教育,同等重要。
職成司陳子季司長曾提出,職業教育相對于普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終身教育,是面向市場的就業教育,是面向能力的實踐教育,是面向社會的跨界教育。我認為這個很好概括了職業教育類型的特征,也從總體上規定了職業教育教材建設的特殊屬性,教材建設的特點如何體現,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得出來。
結合“十三五”教材國家規劃教材的遴選,就有關問題作點介紹。鮮明的特點體現在哪兒?
一是注重工匠精神的融入。職業教育教材和普通教育教材一樣,都要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此外,職業教育的教材更加關注把立德樹人全面融入知識傳授與技術技能的培養,特別是勞模精神、工匠精神、勞動精神融入教材內容,注重學生的職業道德、職業素養的培養。二是突出實踐能力的培養。職業教育的教材大家如果看到的話就會感覺到,現在職業教育教材的建設淡化學科體系和理論體系,重實踐、重應用,絕大多數的教材都是根據產業升級及時更新再版,深度的對接行業企業的標準,普遍體現了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和新方法。還有一些是體現最新的技術技能,填補空白的新教材,因為產業發展的非常快,新的業態不斷產生,所以新教材也不斷產生。一大批是校企合作開發的成果教材。
三是教材的種類豐富。剛才已經介紹了,目前職業教育教材有7萬多種。十三五國規教材包括了職業院校的公共基礎課教材、覆蓋了中等職業學校的15個專業大類、高職的19個專業大類的專業課教材,還有實訓的指導教材,還有體現“育訓并舉”、“書證融通”的“1+X”教材,同時滿足學歷教育培訓的需要。
四是形態多樣。現在國家規劃教材當中有1000多種紙質教材當中都插入了二維碼,能夠以多種方式來拓展或者呈現教材的內容,有200多種新型的活頁式的工作式的教材和融媒體的教材,還有一些是從職業教育的專業教學資源庫、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等成果轉化而來的,適應了“互聯網+職業教育”的新要求。
五是開發機制靈活。一個是開發模式,這種模式就是匯集了骨干教師、行業企業、科研機構、專家多元合作的模式。第二個是形成了編寫的體例和規范,它有別于其他類型的教材,遵循崗位工作過程,以目標任務、模塊等為載體,突破傳統的學科和知識體系,強調實踐導向,這是開發機制的兩個方面。這是第一個問題,它的類型特征。
關于教材選用,《職業教育教材管理辦法》第七章作了明確的規定,明確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負責宏觀指導職業院校的教材選用和使用,要求中等職業學校公共基礎課、必修課程的教材必須在國務院的教育行政部門發布的國家目錄當中選用,職業院校的專業核心課程和高職的公共基礎課程原則上從國家和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發布的規劃教材目錄中選用,國家和省級規劃目錄中沒有的教材,可在職業院校教材信息庫中選用。因為職業教育目前的規劃是兩級規劃,就是國家和省。
下一步,關于選用工作有三個方面,作個介紹。
一是健全職業院校的教材質量抽檢制度。職成司將指導各地做到“凡用必查、應查盡查”,杜絕問題教材、違規教材流入職業院校。到2023年,確保國家和省兩級抽查的比例合計不低于50%。關于抽查的內容,包括職業院校是否建立了教材選用委員會,是否建有教材選用程序和制度,公共基礎課程是否按照規定選用統編或者國規教材,選用結果是否公示,是否在主管部門教育行政部門備案等,這些都是抽查的重要內容。
二是擴大優質教材的供給,多出好教材。將啟動新一輪的國家規劃教材建設和新時代職業教育馬工程重點教材建設,到2023年遴選1萬種左右的校企“雙元”合作開發的職業教育規劃教材,通過政策激勵、示范引領等方式,促使國家和省級規劃教材的使用率穩步提升。
三是優化教材選用的服務。職教所將在職成司和教材局的指導下,加強職業教育教材信息庫建設,及時更新教材出版動態,為各職業院校做好教材選用提供支持服務。同時,教材選用單位在確定教材選用結果后,還應該報主管教育行政部門備案,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每年將本地區的職業院校教材選用情況報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備案。
總而言之,職業教育還是圍繞著“提質培優、增值賦能”這條主線,我們將配合有關司局持續指導各地選好教材、用好教材,為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