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新疆農職院提供的專利技術,我今年的大蒜收入比去年增加了1.6萬多元。”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吉木薩爾縣新地鄉農民李繼剛說,“8畝地能增加這么多,很感謝農職院的老師們。”
原來,李繼剛采用了一項由新疆農業職業技術學院教師發明的一種能提高大蒜蒜氨酸含量的肥料和技術,實現了增收。
“這些年,由于大蒜種植科技應用水平未及時跟上,導致大蒜的品質下降,這些原因直接導致新疆傳統大蒜種植基地如昌吉回族自治州東三縣的蒜農收入減少,大大影響了蒜農的積極性。”新疆農職院綠色農業研究所所長劉旭新說。
為破解這一難題,劉旭新帶領團隊歷時四年進行深入研究和實驗,發明了一種增加大蒜蒜氨酸含量的肥料及其技術方法,使大蒜的品質得到大幅提升。
新疆種植大蒜歷史悠久,曾經新疆的大蒜產品也成為出口創匯的名牌產品,但是近年來品種資源退化及大蒜種植科技應用水平未及時跟上,導致大蒜的蒜氨酸含量下降,大蒜品質下降。另外,大蒜辣味的下降導致田間大蒜易得病蟲害,隨之而來的農藥防治病蟲害導致大蒜產品農藥殘留,達不到出口檢驗標準,使新疆大蒜產品慢慢失去了出口市場。
為此,新疆農職院綠色農業研究所研究團隊一方面著手從大蒜品種改良培育優良品種入手,另一方面也從傳統栽培技術、改善植物營養等方面來探索提高大蒜的品質。
經過四年的試驗,該研究團隊在仔細研究了新疆大蒜的種植環境條件及生長情況后,發現一些營養物質參與大蒜蒜氨酸的體內合成,如果將它們合理施用于大蒜就可能提高大蒜的蒜氨酸含量,從而提高大蒜的品質。
劉旭新帶領團隊,開展大量試驗。經過四年田間試驗與科學實驗室分析,最終總結出幾個關鍵成份的科學配方,這幾個成份的特殊組方與施用方法應用于大蒜上后,對提高蒜氨酸含量有特別的效果。
2020年,該團隊在吉木薩爾縣新地鄉推廣小區實驗,試驗結果顯示,未應用專利配方噴肥的大蒜蒜氨酸含量為0.8-1%,而應用了專利配方噴肥的大蒜蒜氨酸含量為1.5-1.78%,達到和超過了藥用大蒜(1.2%)的標準。
劉旭新介紹,該研究成果成功取得了國家發明專利,這是新疆農職院首次取得國家發明專利。
“提高大蒜的蒜氨酸含量,也就提高大蒜品質、也增強了大蒜的抗病蟲害能力,重振新疆特產大蒜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劉旭新說,“提升新疆大蒜種植的技術應用水平,使得大蒜市場價格提高了15%以上,為蒜農增收提供了保障。”(蔣夫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