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德清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校長周武杰
“浙江省‘雙高計劃’作為‘十四五’期間舞起新時代職業教育發展的‘龍頭’,將會支持省內一批優質職業學校和專業率先發展,引領職業教育服務國家戰略,融入區域發展,促進產業升級,對于保障學生更高質量更充分就業、探索職業教育發展、服務地方經濟建設具有重大意義。”德清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以下簡稱“德清職業中專”)校長周武杰對省“雙高計劃”項目的實施予以積極肯定。
面對即將啟動的高水平職業學校建設工作,周校長認為應堅持服務產業發展和學生終生就業導向,積極應對縣域數字經濟智能制造等產業融合發展的需求,高標準、高要求、高水平實施“雙高計劃”,培養出一批高素質復合型技術技能型人才。
“雙高計劃”是“三名工程”的延續和傳承
經過“三名工程”建設,德清職業中專在現代化治理、專業建設、師資隊伍、學生培養和社會服務等方面增量明顯,實現了“建設文化引領、開放跨界的全國一流現代化縣域中職教育名校”的預期目標。如今,德清職業中專從“三名工程”建設時代跨入了“雙高計劃”建設時期,在周校長看來,這是一種延續和傳承,也是撬動學校內涵品質升華、提升的重要杠桿。
周校長說,德清職業中專將進一步優化治理制度體系,健全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和黨政協調的“四治三化”治理機制,全面打造民主管理生態,形成剛性制度管理與柔性人性化管理相結合的學校治理思路。在“三名工程”建設成果的基礎上,學校將重點打造機電技術應用和旅游服務與管理(民宿服務)2個高水平專業,輻射帶動其他專業建設,動態調整專業設置。同時,與嘉興職業技術學院合作,新增中高職一體化的跨境電商專業,滿足產業對電商人才的需求。在“三名工程”建設期間,社會服務一直是學校重要建設項目之一,這也是職業學校的發展方向所在,是評價學校可行性發展的重要指標之一。在“雙高計劃”的引領下,學校將會推進社會服務參與的深度與廣度,將以技術服務中心和產學研中心為載體,深度參與企業技術革新和研發,培訓高素質復合型技術技能型人才,為產業和企業提供技術服務和人才培養。
機器人創客實驗室
“雙高計劃”需要凝聚產教融合的主線
浙江省政府辦公廳在2020年11月發布的《浙江省深化產教融合推進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明確提出,堅持類型教育定位,以深化產教融合為主線,以創新體制機制為突破口,以促進高質量就業創業和適應產業發展需求為導向,不斷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深化辦學機制和育人機制改革,基本形成全省職業教育產教融合發展生態。
“這個方案從政策層面為職業學校與產業企業的深度融合打破了存在的發展瓶頸。”周校長表示,在“雙高計劃”的引領下,學校將創新產教融合機制,建造產教融合基地,打造技術技能創新服務平臺。引入行業大師、行業協會駐校辦公;建設工業機器人研究所,通過校企共享人才和培訓資源,共同承接企業技術改造;建設防風菜研發中心,依托省級名師、大師工作室,將德清下渚湖防風文化與地區飲食經濟發展相結合,研發地方特色菜品;建設直播人才培養基地,對接德清縣外貿綜合服務平臺,整合專業直播電商培訓機構和師資力量,培養專業化“網絡主播”;加強校內實訓基地建設,增加社會培訓、技術研發功能,服務德清工業園入駐企業。
服務世界地理信息大會
“雙高計劃”建設的基礎是高水平師資隊伍
“師資隊伍建設是推動高水平職業學校和專業建設的關鍵性引領和帶動力量。”周校長希望通過搭建產教融合的平臺,加強與行業企業對接,依托四大工程,打造高水平、高素質“雙師型”教師隊伍。
實施“尚德至清”師魂工程,以“鑄劍精神”為核心,健全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制。打造“厚德?誠行?勤業”道德講堂品牌,培育“四有”好教師。實施“工匠之師”引領工程,加強專業帶頭人領軍能力培養,壯大高層次人才隊伍。實施“雙師雙進”培養工程,開展“三雁三階”培養計劃,構建產教融合多元培養模式,依托杭州杭幫菜博物館餐飲文化有限公司等優質企業,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實施“二優一化”創建工程,建設“1+2+N”的模式優異、素質優良的高水平結構化教學創新團隊。
學生陶藝燈具制作
“雙高計劃”的落腳點是人才的培養
周校長認為,“雙高計劃”之所以提出高水平職業學校和專業建設,就是引導學校將改革重點聚焦在高素質復合型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上。為此,德清職業中專堅持立德樹人,從多路徑入手,采取多元化育人模式,提升人才培養水平。
“多元導師”制推進“三全育人”。充分考慮不同年級、不同層次、不同類型學生群體的實際需求,德清職業中專組建“專業指導老師+實踐能力導師+職業發展導師”的導師團隊,實行“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一體化育人格局。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構建“課證融通、分階遞進、德技并重”人才培養新模式。開展 1+X 證書制度試點,與浙江省軍工集團等企業合作開發課程,建立“1+X”學分銀行。實行課程思政。將思政教育全面融入人才培養方案和專業課程,打造省級精品在線開發思政課程,建成“通識課+專業課+卓越人才模塊課”三階遞進的課程體系,打通人才成長通道。建設勞動教育實踐長效機制。將學校建設成為現代服務業行業企業職業實踐基地和省級職業體驗基地;將勞動素養評價納入綜合素質評價體系,通過構建課程體系、培育師資團隊、拓展實踐場所、豐富展示平臺四條途徑全面建設勞動教育實踐長效機制。
在“雙高計劃”建設期間,學校將以產業發展需求為導向,以高水平專業建設為抓手,不斷提升服務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服務長三角產業協同創新的能力,力爭成為高素質復合型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高地。(崔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