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印發《職業教育專業目錄(2021年)》(以下簡稱《目錄》),全面落實“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戰略部署,充分體現專業升級和數字化改造理念,對于增強產業人才有效供給、推動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工業互聯網加速推動產業變革 對傳統產業人才能力提出新的要求。工業互聯網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與工業經濟深度融合的新興產物,是制造強國和網絡強國建設的重要支撐,是賦能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
目前,我國工業互聯網已廣泛應用到鋼鐵、交通、能源等30多個國民經濟重點行業,在生產過程管控、設備資產管理、資源配置協同、企業運營管理、服務模式創新等方面充分發揮作用,帶來產業體系的重大變革。
在工業互聯網不斷發展的同時,人才緊缺問題日益凸顯。2020年我國工業互聯網崗位數量為255萬,同年高校畢業生中工業互聯網相關專業畢業生約為65.5萬人,其中僅有約60%進入工業互聯網相關行業。而且,工業互聯網知識技能既涉及IT技術,又涉及OT技術,具有鮮明的跨專業、跨領域特征,現有人才難以滿足需求。
工業互聯網新興崗位不斷涌現,傳統專業人才培養面臨挑戰。隨著工業互聯網作為新型基礎設施在全國范圍內加快建設及工業互聯網賦能各產業發展的逐步深入,工業互聯網領域崗位層出不窮。
從行業應用角度,典型崗位類型包括規劃設計、開發、測試、集成實施、運營管理、運維、市場、銷售等多個類型;從技術角度,典型崗位類型包括網絡、標識解析、平臺、數據、安全、關鍵技術等多個方向;從崗位技術技能等級角度,典型崗位類型包括操作維護、專業技術、管理等多個層級。據統計,目前已有工業數據采集工程師、工業大數據工程師、工業APP開發工程師、工業互聯網平臺開發工程師、工業網絡集成工程師、工業互聯網安全評估工程師等40余個工業互聯網典型崗位。
工業互聯網每個崗位都要求掌握IT與OT領域相關的技術和知識。在開展行業應用時,還需要掌握特定行業相關工藝、業務流程、工程經驗等特色內容。因此,在培養工業互聯網人才時,傳統面向某一IT或OT方向的專業面臨諸多的困難,需要開展相應的教學改革。
工業互聯網專業為增設重點,專業設置不同大類中各有側重。新版《目錄》面向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明確增設了工業互聯網專業。在高等職業教育專科專業中,新設“工業互聯網應用”專業(專業代碼460310),同時將原有的“工業網絡技術”調整為“工業互聯網技術”(專業代碼510211);在高等職業教育本科專業中,新增“工業互聯網工程”(專業代碼260307)、“工業互聯網技術”(專業代碼310211)兩項。
從專業類來看,在高等職業教育專科、高等職業教育本科專業中,裝備制造專業大類的自動化類、電子信息專業大類中的計算機類均分別設置了工業互聯網相關專業。
兩個專業大類中的工業互聯網專業均培養IT與OT復合型人才,但各自有培養能力重心。例如,電子信息專業大類側重于IT方向,課程重點關注工業互聯網平臺開發、企業外網、網絡安全等內容;裝備制造專業大類側重于OT方向,課程重點關注工業互聯網平臺中工業模型、企業內網、工控安全、生產管控等內容。這樣的設置可以統籌處理傳統專業和現代專業、新興產業發展與傳統產業升級之間的關系,一方面,有利于培養學生特定方向的專業能力,提高學生就業競爭力;另一方面,傳統專業大類已積累一定的課程、師資等基礎,有利于推動新舊目錄銜接、落實工業互聯網專業建設。
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在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統籌下,積極支撐新專業目錄修(制)訂工作,大力推動工業互聯網新專業設立。下一步,我院將以《目錄》實施為契機,將積極參與研制工業互聯網領域人才培養方案以及專業建設方案,組織開發相關課程、教材,開展師資培訓,深入推進我國工業互聯網人才培養,深入推進我國工業互聯網人才培養,進一步推動工業互聯網在更廣范圍、更深層次、更高水平上創新發展。(王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