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通訊員 相海珠)“各位學員,來跟我一步步操作……”杭州市上城區社區學院“玩轉手機 智慧生活”公益課程于近期開班。課堂上,紫陽街道新工社區95歲高齡的張定勛正認真地學習如何使用支付寶。
據介紹,該課程通過滾動式開班、分層化教學、微視頻輔導、選擇性學習、互助式提升保障培訓有效進行,目前已有3000余位老年人接受培訓。而這只是全省社區(老年)教育系統助力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的一個縮影。
為深入推進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我為企業解難題、我為基層減負擔”專題實踐活動,破解老年人智能技術日常應用障礙的普遍難題,浙江老年開放大學發揮全省系統合力,組織開展了“老年人智能技術日常應用普及”專項實踐活動。通過組建服務團隊、開展專項培訓、提供送教服務、擴展在線學習等形式,組建了一支“有愛心、有耐心”的志愿者隊伍,建設了一批“通俗易懂、具體可操作”的課程資源,形成了省市老年開放大學、縣市區老年開放學院、鎮街老年開放學校“系統聯動、覆蓋全域”的效能機制。
“阿婆您看,點一下您兒子的頭像,再點視頻通話,就能跟兒子說話啦?!迸R海市河頭鎮社區學校的志愿者們正在河頭村耐心指導村里的老人使用智能手機。日前,該社區學校組織人員走進河頭村中渡岙文化禮堂開展調研,在了解當地老年人對智能技術日常應用培訓方面需求的基礎上組建志愿培訓服務隊伍,主動入戶、入村、入養老院等開展送教服務。
浙江老年開放大學省本級不僅義務為社區提供老年人智能手機應用集中培訓,還對西溪街道所屬社區干部開展教學技能培訓,幫助他們更好地開展社區老年人智能手機培訓工作。
此外,為擴大教育覆蓋面,全省社區(老年)教育系統還大力發展線上學習。浙江老年開放大學開發“老年生活‘微’起來”“老年人玩轉智能出行”“老年人學用智能手機——入門篇”等20個專題共計208個微課,通過“第三年齡學堂”網站免費向社會開放;金華社區大學開展“互聯網+非遺剪紙”活動,老年學員們將活動作品拍攝上傳至老年學習平臺“第三年齡學堂”,進行經驗分享。
截至6月9日,全省老年開放大學系統共開設長學制班600余個、短期專項培訓近3000場,建設視頻資源1200余個,編寫教材(講義)300余本,服務老年學員總人次超40萬,“第三年齡學堂”對接“學在浙江”全民數字學習平臺并入駐“浙里辦”,整體滿意率達95.8%。
據悉,下一步浙江省老年開放大學系統將進一步推動各市縣辦學點與當地教育局聯合,增加培訓場次、提升覆蓋率,實現本地區有意愿、有能力的老年人智能技術培訓“應培盡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