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基于持續增長的創新創業商科人才需求,教育研究者的目光開始投向面向商科人才培養的個性化學習發展模式。
浙江商業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學院”)作為具有110年辦學歷史的商科院校,通過“人工智能+”思維,基于全國電子商務職業教育開發與應用中心的建設,積極探索與教育深度融合,開啟個性化商科人才培養的新思路、新模式、新方法,促使學習者個性化學習發展中的自主選擇與構建。整個學習發展過程主要包括商科學習特征的個性化分析、商科課程學習的個性化發展、商科實踐活動的個性化支持與商科創業活動的個性化引導4個部分,商科人才培養向著個性化、智能化、情境化的目標持續發展。
商科學習特征的個性化分析
商科人才有其特殊的培養方式,其職業核心能力主要表現為掌握對應職業崗位的基本商務流程。學院在全國電子商務職業教育數據開發與應用中心建設內容的基礎上,強化校園數據、商業數據、人才數據等在學習特征中的分析作用。在具體實踐過程中,依托人工智能分析系統的數據挖掘、可視化數據分析等技術,基于學習者的姓名、興趣愛好、先導學習課程等基本數據,關注學習者的網絡教學平臺學習路徑、學習日志、課內外作業、討論、匯報等學習數據,可分析得出學習者的學習背景、學習動機、學習風格、學習認知能力等情況,并可在后期據此為學習者提供個性化學習服務,進一步強調商務工作的經驗積累與人際交往的能力提高是商科人才培養所要求的核心學習要素。
以學院電子商務專業為例,根據人工智能分析系統的商科學習特征的個性分析,得出在信息技術、溝通能力、自主學習與適應能力方面展現出的不同個性與發展趨勢,可為電子商務學習者提供網店運營、內容運營、前端技術等多個學習發展方向的參考,并由學院教學團隊為每名學習者進一步制定符合其學習發展的學習路徑。如網店運營方向主要提供面向網店客戶服務、網店推廣、網店流程化管理等職業崗位,內容營銷方向則有內容編輯、文案寫作、廣告策劃、視覺設計等細分職業的選擇。
商科課程學習的個性化發展
實現課程學習個性發展的前提,是強化個性化人才培養的理念以及構建商科人才個性化學習發展制度。學院進一步優化學分認定與置換管理、創新創業教育“青藍計劃”項目管理等教學制度,通過制度優化將選擇權還給學習者本人。學校強化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個性化人才培養理念,與中國移動杭州分公司簽署5G戰略合作協議,與浙江省商業集團等單位開展產教融合戰略合作,共同探索“人工智能+”時代校企產教融合模式,以及聚焦5G智慧商科學習、VR虛擬現實教學等讓學習者解放自我、發現自我的新型發展模式,以期激發出學習者的內在潛力,形成教育個性化生態。此外,學校積極探索基于學習者生理感知、提取學習者高級語義、構成學習者深度畫像的發展路徑,并以此探索動態課程目標和自選課程學習內容,以此滿足一對一的個性化學習需求。
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學院依托全國電子商務職業教育數據開發與應用中心平臺的數據分析,在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中注重互聯網思維與企業家精神的培養,同時強調良好的職業道德、健康的個性品質及較強的商務發展能力,為電子商務人才個性化學習發展創造空間。個性化學習目標的設定把以往專指性的學習目標改變為具有使命感的意義深遠的個性化學習目標,而個性化學習內容則從原來的先學后用改變為現在的學用一體化,把學習者的個性化創新技能與解決電子商務企業“真問題”的能力培養緊密結合起來。
商科實踐活動的個性化支持
商科實踐活動包括了實習實訓、畢業設計等相關活動。學院聯合“雙高計劃”相關院校,政校企三方共建阿里巴巴速賣通數字貿易學院,聯手開展商科實踐活動,并基于全國電子商務職業教育數據開發與應用中心建設內容,推進基于人工智能的虛擬現實智能建模技術、知識計算引擎與知識服務技術等構建商科創新創業活動平臺。商科創新創業活動平臺以“大數據+人工智能+云服務”為核心,旨在讓商科學習者能隨時加入到具有“全真”特性的商科實踐創新活動中,依托增強現實類教學工具、教學環境實現學習者通過自由自然的方式與商科實踐教學活動進行增強現實級別的交互,讓學習者在沉浸的自然交互中體會到商科競爭性的本質特征,進一步增強商科所要求的實踐經驗與交際手法。
在傳統連鎖經營商科人才的培養中,理論與實踐的教學活動是有一定隔離性的,能隨時隨地創設實踐教學的活動情境,因此個性化支持商科實踐活動是具有重要意義的。再者人工智能自適應系統還會通過學習分析等操作,總結與評估學習者的學習過程,對潛在的問題實施智能干預,提出修正學習者學習路徑的建議。在這個干預與評估過程中,教師結合教育教學經驗全程參與,對學習者的個性化學習做出適當調整與修訂。
商科創業活動的個性化引導
商科創業活動是檢驗商科人才培養的“試金石”,也是商科實踐活動深化的必然選擇。學院推進商科創業活動的學習進程,把創業活動開到義烏陸港電商小鎮、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等現場,學習者根據創業活動的學習需求和興趣愛好自主選擇學習商科創業的內容。在“真刀真槍”的商科創業活動過程中,通過人工智能匯集企業、社會等方面不同數據源、不同感知實體的商務信息,以及處理這些多元商務信息來更加全面地感知商科創業活動,為學習者提供精準、智能的支持與服務。
此外,由于大多數創業活動屬于原創的智力活動,創業活動之間不能通過簡單復制實現創業成功。而傳統的商科“工作室制”創業活動,往往采取師傅帶徒弟的“點對點”培養模式,徒弟單方面地從師傅那里汲取創業活動的相關經驗。通過人工智能促進學習者的智能和機器技能的共同演進,具體來說就是以學習者的知識與經驗作為輸入指導商科創新創業指導平臺的迭代升級,而平臺同時反饋、啟發學習者也能更加智能高效地實現個性化引導。也就是說,在“人工智能+”的個性化引導下,不僅徒弟獲取到經驗,師傅也會提升經驗,這就是人工智能帶來的改變之一。(李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