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國首批國家大學生創業示范基地,今年以來,杭州市注重提升完善黨建引領、政策推動、平臺集聚、梯度培養和精準服務“五位一體”創新創業扶持體系,打造大學生創新創業生態最優市。今年1-9月,全市新引進35歲以下大學生41.1萬人,新成立畢業5年內的全日制大學生創業企業6740家,帶動就業14548人。《中國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2021》顯示,2021年杭州在城市對年輕大學生人才和高學歷人才的吸引力排名首次位居全國第2位。
一、“紅色快線”彰顯黨建引領。緊密結合黨史學習教育,開展“學黨史悟初心創未來”建黨百年走進百企主題活動,創新“紅色宣講+雙創指導+政策解讀”服務模式,精心設計《學百年黨史鑄紅色品格》等21堂紅色宣講課程和《創新創業關鍵(實戰)要素的養成》等22堂創業指導課程。組織紅宣講師、革命后代、創業導師、政策專家走進市級大學生創業園,宣講新時代黨建理論、紅色故事,開展“雙創”指導,解讀“雙創”政策,并授予大創園“星火孵化園”旗幟,打造大學生創業“行走的黨課”。目前,已舉辦“紅色快線”活動12場,1500余名創業大學生現場聆聽,18.6萬人次線上同步觀看。
二、“黃金政策”陪跑雙創發展。自2008年起,滾動實施4輪大學生創業三年行動計劃,著力破解大學生初創無資金、無場地、無經驗、無人脈等難題,出臺《杭向未來·大學生創業創新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等“黃金政策”,構建集大學生創業生活補貼、創業項目資助、場地補貼、創業擔保貸款和融資支持等“一條龍”政策扶持體系。2008年以來,全市累計發放大學生創業資金逾13億元。全面落實本科以上應屆高校畢業生生活補貼發放,在實現“全網上、零現場”辦理的前提下,上線“親清在線”平臺和杭州“人才碼”,做到線上申領、自動審核、實時撥付的“智能秒辦”,今年向160784名應屆高學歷畢業生發放生活補貼,補貼金額逾22億元。
三、“藍海基地”打造孵化搖籃。依托產業園區、科技園區、高校資源,采取“一區多園”“一園多點”等模式,建立覆蓋全市、功能完善的大學生創業空間,提供“一站式、全方位”創業孵化服務,打造大學生雙創“藍海”。加強產業園后續管理,開展市級大學生創業園績效評估,對評估優秀、良好、合格的園區分別給予30萬元、20萬元、10萬元園區運營獎勵;舉辦園區負責人高質量發展研修班,提升園區孵化服務能力。目前,全市累計建有市級大學生創業園22家,其中國家級創業孵化示范基地2家、省級14家,成功孵化企業6963家。2020年全市銷售額達百萬以上的大學生創業企業共1257家,銷售額超160.25億元,納稅3億余元。
四、“青荷工程”培育新銳杭商。實施“西湖青荷工程”,在市級各類人才項目中進一步加大青年人才比例,重點扶持30歲左右的優秀青年雙創人才和團隊,今年新選拔市大學生杰出創業人才培育計劃培育對象20名,每人給予50萬元培育資金,目前160名培育對象所在企業中,13家企業上市或被上市公司收購。扎實推進就業創業師友計劃,深化與103所國內重點高校創業就業戰略合作,在鞏固提升46所在杭高校就業創業指導站基礎上,首次在上海財經大學、南京大學等5所長三角雙一流高校建立就業創業指導站。連續七年舉辦中國杭州大學生創業大賽,累計吸引海內外1.8萬余個大學生創業項目參賽,462個優質項目在杭落地轉化。
五、“綠色智服”優化雙創生態。將數字化改革融入大學生創新創業工作全鏈條,開發杭州人才數智平臺,向來杭就業創業的應屆高校畢業生發放公交地鐵定向定額券、文化旅游年卡、西湖景區免費權益、商業權益等。深化大學生創新創業“一件事”網上聯辦,打包辦理落戶、創業帶動就業補貼申領、社保卡申領等17個事項。打造大學生就業創業精神圖騰,將每年6月13日定為杭州大學生創新創業日,今年精心策劃國際大學生潮玩節,免費向大學生贈送價值百萬“盲盒福利”,精選22條數字之旅、文博之旅、生態之旅等線路,在暑期邀請全球大學生參與沉浸式體驗,全面感受杭城魅力,埋下來杭就業創業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