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慈溪市教育局啟動終身教育“雙百千萬”黨史學習教育活動以來,慈溪市社區學院利用終身教育網絡,以“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為目標,以傳承黨史精神,提升干部群眾智慧品格,引領全市終身教育內涵發展為總任務,發揮全市社區教育資源統籌、渠道下沉與基層動員等優勢,全面扎實推進黨史學習教育。
本次行動結合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通過征集、創作和展示100節黨史微課,動員千名社區教育專職教師、村干部或志愿者進基層為萬名黨員群眾開展“學黨史·興家鄉”系列培訓,提升基層黨員和廣大群眾的理論素養,筑牢“鄉村振興”的思想根基和“革命到底”的堅定信念,涵養“知行合一”的經驗智慧和“書寫新時代”的人生境界。
近半年來,慈溪市社區學院持續在氣氛營造和輿論引導上下功夫。利用“99學吧”及市社區教育公眾號開設“黨史百年·天天讀”“黨史微課·時時學”“美文誦讀欣賞”“華齡智學微課堂”“黨史微課展評”等專欄,分享黨史知識,宣傳特色活動。廣大社區教育工作者和志愿者積極參與,爭當黨史宣傳員,為全市上下“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營造了濃厚氛圍。
依托“三個載體”,開發紅色教材。以本土紅色資源、紅色記憶為內容載體,以微信公眾號、朋友圈、微信群為宣傳載體,以微型黨課、紅色觀影、紅色研學、以賽促學為行動載體,采用“說出初心”“寫進讀本”“搬上舞臺”“融入生活”等方式,將紅色文化轉化為黨史學習教育的“活教材”。
統籌“三支隊伍”,推進系列培訓。統籌成校專職教師、中青年志愿者、老黨員和老干部三支隊伍,以村、社區文化禮堂為主要陣地,開展形式多樣的黨史學習教育,讓紅色故事、紅色精神“飛入尋常百姓家”,為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儲備人才力量。
關注“三類人群”,學習深入人心。關注青少年群體,借助假日學校,將紅色精神、紅色文化、紅色傳統注入青少年的精神血脈,為他們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關注年輕黨員群體,引導他們強化理論武裝,提升思想覺悟,把個人夢想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國家夢相融合;關注農村老年群體,結合老年人智能技術日常應用普及行動,開展主動入戶、入社區、入養老機構的“三入志愿服務”,精準幫扶,助力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
秉持“一學、二悟、三做”的行動路徑,將黨史學習教育落到“干”字上,全面鞏固學習成果。慈溪市社區學院積極開展“上門入戶訪民情辦實事”專題實踐活動,將黨史學習教育與智慧助老、垃圾分類、志愿服務、圓夢微心愿等內容結合起來,切實做到“我為群眾辦實事、我為企業解難題、我為基層減負擔”,以實際行動鞏固和拓展黨史學習教育成果。(姜忠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