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安吉縣堅決把穩就業、保就業擺在工作首位,全力穩住就業形勢、深化創業服務、提升服務保障,有效助推該縣就業創業工作高質量發展,不斷推動共同富裕向縱深前進。全年招引大學生及各類人才25200人,培養高技能人才3982人,累計為企業提供招用工4萬余人次,實現新增城鎮就業27114人,城鎮登記失業率1.62%。
一、以主動出擊為發力點,把穩就業“基本盤”
一是定制式菜單匯集企業需求。建立重點企業用工常態化服務工作機制,設立點對點企業服務專員,實現人才信息數據實名采集、就業狀態實時追蹤、服務需求實時對接。聯合開發區及鄉鎮(街道)主動走訪對接轄區企業,采取實地走訪和問卷調查相結合的方式,積極開展企業用工調查。不斷健全企業用工監測信息系統,完善企業監測樣本,將監測范圍擴大至13類行業,并對55家重點用工企業一月一統計、517家規上企業一季度一分析,實時研判用工形勢。
二是多樣化招聘助力精準引才。搭建線上線下招聘平臺,線上開展“筑夢安吉·云上等你”高校招聘直通車、“綠水青山·安吉喊你來就業”抖音招聘宣傳、助力“共富”進企直播招聘等活動,線下常態化開展逢“8”招聘、“人才夜集市”、大型專場招聘、縣外校園招聘等活動。充分發揮市場引才機制,利用“人才工作聯絡站”和人力資源機構作用,深化校地企合作,新增湖南交通工程學院等5個校地人才合作基地。全年累計開展縣內外人才招引活動111場,共招引大學生及各類人才25200人。為企業提供招用工4萬余人次。
三是大規模培訓增強就業能力。成功創建安吉技師學院,入選46屆世賽“管道與制暖”項目國家集訓基地,基地選手馬澳龍入選46屆世賽集訓隊、在校學生葉錦濤榮獲2021年度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第一名,新增全國技術能手和浙江省技術能手各3名,浙江工匠8名,浙江青年工匠14名,南太湖特支計劃2名。舉辦“兩山”工匠表彰活動和事跡巡展,開展崗位大練兵、技能大比武活動和“紅青藍”名師帶徒計劃,創新舉辦長三角蘇浙皖省際職工職業技能大賽,濃厚全縣重技能、尊工匠的社會氛圍。創新線上培訓、頂崗實習、以工代訓、社會化辦班、自主評價、新型學徒制等舉措,已累計開展職業技能培訓12509人次,培養高技能人才3982人。
二、以創新引領為切入點,拓展就業“新空間”
一是政策護航強化創業扶持。提供全方位創業服務,加大對初創企業的扶持力度,全力落實創業擔保貸款、創業補貼等扶持政策,鼓勵做大做強。持續優化創業貸款發放機制,對就業困難人員、大學生、城鎮復退軍人、持證殘疾人等重點幫扶群體實行全額貼息。繼續舉辦“5.28”青年創業擔保貸款現場咨詢會,大力宣傳創業新政、融資和各類減稅降費政策,達成貸款意向163筆,為青年授信9052.6萬元。全年新增大學生創業主體3840家,扶持創業979人,帶動就業2936人,共發放創業擔保貸款19706萬元、創業擔保貸款貼息1106.63萬元。
二是培訓添翼厚植創業沃土。開展形式多樣的創業培訓,為創業者提供鏈條化創業服務,有效提高創業者創辦企業的成功率和職場競爭能力。大力實施“直播+電商”培訓模式,依托熱門直播帶貨平臺“抖音”開展現場教學,促進電商引流,新建和改建3個直播基地,新增直播間30余間。目前已建成創業園省級3家、市級7家、縣級12家,創業指導站市級1家、縣級3家。已開展創業培訓43期1505人次,其中鄉村振興合作創業帶頭人能力提升培訓21期735人次。同時,聯合對口支援地區四川省金川縣開展2期創業致富帶頭人培訓班,采取“專題講座+現場教學”相結合的模式,為87名農村創業致富帶頭人開展培訓。
三是典型引領孵化創業夢想。加強創新創業孵化載體建設和管理,為創業者提供實現夢想的平臺,開展第八期孵化基地入駐評審工作,評選9個入駐項目。成功承辦第十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浙江賽區暨第八屆省“火炬杯”創新創業大賽行業總決賽新一代信息技術行業決賽。積極推薦創業能手參加湖州市第四屆“南太湖杯”創新創業大賽暨“奇思妙想浙江行”2021創業大賽,并獲得二等獎1名、三等獎2名。圓滿舉辦安吉第六屆“兩山杯”全球創新創業大賽,累計吸引海內外150余個高層次人才和團隊報名參賽。充分利用大學生創業典型評選、各級創業創新大賽等平臺推介安吉縣優秀創業項目,濃厚全縣創業氛圍,選樹一批返鄉創業致富能手,新引進大學生創新創業團隊40個。
三、以精準服務為著力點,緊盯就業“關鍵崗”
一是凝聚合力助推脫貧攻堅。充分利用專班力量,強化與外省勞務合作地對接,縣內外同步發布企業招聘崗位信息,積極開展“六省十八地”招工引才系列活動促進勞動力轉移就業。春節期間組織規上企業赴貴州省三都縣、丹寨縣招聘,并邀請貴州省三都縣在該縣設立定點式勞務輸出服務站,穩定外地員工在安就業。同時與四川省金川縣建立對接聯系,并簽訂勞務協作框架協議,累計建立勞務合作基地19個。全年已開展勞務協作活動6場,吸納對口幫扶4省脫貧人口到該縣就業5428人,幫助東西部22個省份脫貧人口到該縣穩定就業9440人,向對口支援地區脫貧人口發放各項就業補貼29.9萬元。
二是精準幫扶助推共同富裕。積極開展高質量就業社區(村)建設,提升基層就業創業服務能力,目前已建成高質量社區(村)國家級1個、省級8個、市級35個、縣級83個。全面落實失業保險擴圍政策,重點做好失業人員保生活、再就業工作,已主動上門為240余名即將失業人員送政策、送崗位、送服務。聚焦“擴中”“提低”重點群體,積極構建“五個一”就業精準幫扶機制,深入開展就業幫扶系列活動,舉辦“樂業湖州”共富班車安吉站專場招聘會,助力特殊群體實現共同富裕。大力開發公益性崗位拓寬就業渠道,對特別困難的援助對象實行托底安置,全省創新就業困難殘疾人在公益性崗位就業,可根據實際延長崗位補貼和社保補貼期限,最長可延至法定退休年齡。全年幫扶失業人員再就業4629人,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838人,新增公益性崗位134個,公益性崗位在崗323人。
三是創新探索數字就業改革。全面落實失業保險擴圍政策,大力推行失業保險“網辦”“掌辦”,失業補助金網辦率達94.45%,失業保險金網辦率達77.68%,網辦率排名全市第一。持續援企穩崗,提升失業服務保障,目前已推送穩崗返還失業保險費“無感智辦”業務數據5366家,其中1787家企業已完成申請。創新探索建立“智就業?慧服務”數字化就業應用場景。為群眾提供送崗服務、技能服務等,推進“無感智辦”,實現就業政策“應享盡享”。現已完成就業服務數據艙與公安、民政、市場監管等10個部門的16個數據接口對接,累計清洗、更新人力資源數據46.6萬條;“服務群眾”應用場景中的高校畢業生就業補貼、就業困難人員靈活就業社保補貼“智享宅急送”和人力資源信息庫已上線,已精準推送高校畢業生就業補貼878人、就業困難人員靈活就業社保補貼850人、失業保險金74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