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臺州市抓住“活力溫臺”國家職業教育高地建設試點重要契機,推出全國首個地級市《關于推進職業院校混合所有制辦學的實施意見》,以落實混合所有制辦學創新作為全市建設職業教育“窗口”城市的重要抓手,形成了“政府統籌、多元辦學、立體育人”的多元辦學“臺州樣本”。
政府高位推動,做“混改”探索“護旗手”
臺州市委市政府領導對混合所有制辦學高度重視,建立市委市政府主要同志擔任領導小組組長的全面協同推進機制,出臺支持臺州市混合所有制辦學相關政策,為溫臺職教創新高地建設開好局、起好步奠定堅實基礎。
臺州市將職業教育混合所有制辦學納入全市經濟社會整體規劃,作為建設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強市、發展中國民營經濟示范城市的重要支撐。在《中共臺州市委關于制定臺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明確提出“大力推進國家職業教育創新高地試點工作,探索多元辦學,深化產教融合,推進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
市委市政府帶頭樹立職業院校混合所有制辦學的戰略意識。市委書記李躍旗在全市建設職教“窗口”動員大會上對混合所有制辦學提出明確要求,將混合所有制改革項目任務納入縣(市、區)政府考核內容。市政府將混合所有制辦學作為推動職業教育和民營經濟融合發展的重要抓手,在《關于建設職業教育“窗口”城市工作方案》中明確提出建設20個混合所有制辦學項目。
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帶頭研究職業院校混合所有制辦學的臺州路徑,將職業教育社會多元化辦學研究作為重點調研課題,市決策咨詢委完成《關于優化社會多元化辦學體制著力打造職業教育“窗口”城市的咨詢報告》。
政策立體布局,發揮“混改”主體“黏合劑”
臺州市教育局組織工作專班先后赴浙江永高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華海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臺州職業技術學院、浙江汽車職業技術學院等職業院校開展調研,為從校企兩端共同推進混合所有制辦學的政策制定打下了堅實基礎。
市教育局牽頭起草《臺州市教育局等14部門關于推進職業院校混合所有制辦學實施意見》,從職業院校側出發,鼓勵職業院校與企業、行業等社會力量聯合參與職業院校辦學,對職業院校混合所有制辦學的設立辦法、投入管理、運行機制與支持保障及監督管理等方面進行規范。該文件是全國地市級首個職業院校混合所有制辦學的實施意見。
推動出臺《產教融合型企業培育指導意見》,從企業側出發,加強混合所有制辦學重點企業培育統籌管理,推進中職、高職、企業混合所有制多元化協同辦學試點。在省“雙高”中職學校舉辦中高職一體化長學制辦學試點,健全國有資產評估、產權流轉、權益分配、人事管理等制度。
辦學標準指導,穩固人才培養“壓艙石”
臺州市將“立德樹人,德技并修”作為政府統籌職業教育辦學的首要原則,通過設置師資、教學等運行標準,用足混合所有制辦學對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紅利”,深化區域產教融合。
優化師資隊伍結構,靈活用人方式,允許以社會自主招聘、校企選派教師和管理人員等多種方式打造多元師資隊伍。同時要求企業選派教師數不得低于辦學機構專業教師總數的30%,保證企業一線生產經驗真正進入課堂。
規范專業建設,引導辦學機構對接臺州“456”先進產業集群設置相關專業或辦學項目,并要求企業教師參與混合所有制辦學授課量不得低于辦學機構專業課課時總量的35%,加強企業師傅在專業技能傳授中的主體作用。
規范辦學利益分配,明確提出營利性辦學機構前3年不進行股東利益分配,學費及財政資金不作為收益進行分配,營利性辦學機構在進行利潤分配前需提出不少于50%的利潤作為辦學發展經費,實現混合所有制辦學市場化運作與教育公益性兼顧。
獎懲組合實施,爭創“混改”深化“排頭兵”
臺州市加快轉變企業參與職業院校辦學的角色定位,讓企業成為職業院校混合所有制辦學重要主體,優化民營經濟參與渠道,強化過程管理與監督保障,讓企業必須參與,參與不難,參與有利。
落實“金融+財政+稅收+土地”激勵組合拳,對民辦非營利性機構給予公辦生均經費20%的支持,企業參與辦學投入可按照一定比例抵免企業當年應繳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減少對混合所有制辦學機構的金融擔保費用,優先支持混合所有制辦學項目用地。
加強混合所有制辦學過程監督,一方面加強辦學機構財務監督,建立定期財務報告制度,要求辦學機構及時報送季度報告、年度財務決算和財務分析報告;另一方面加強辦學機構教育質量監督,建立督導評估制度,每兩年實施一次綜合督導評估。
完善混合所有制辦學退出機制,對辦學過程中發生重大事故導致國有資產流失、重大意識形態領域和網絡輿情事端、違紀違法等被停止辦學以及辦學不滿6年選擇終止辦學的企業等社會參與主體實行優惠追繳,且追繳內容將不被納入退出資產清算范疇。
模式多樣探索,當好“混改”創新“試驗田”
臺州市作為我國首個混合所有制辦學模式“椒江模式”的發源地,始終鼓勵地方職業院校、企業大膽實踐創新,形成了多樣化職業院校混合所有制辦學格局。
一是“政府+企業”的浙江汽車職業技術學院模式。學院由臨海市政府和浙江豪情汽車制造有限公司合作辦學在臨海發展,并保持非營利性民辦性質不變。學院辦學場地由臨海市政府提供,臺州市級有關部門為學院在臨海辦學提供支持和服務,在學院辦學過程中,合作雙方均不參與辦學結余分配,根據學院辦學需求,用于改善學院辦學條件,努力提高學院辦學質量,臨海市政府成立學院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董事會定期向其匯報工作。
二是“企業+二級學院”的臺州職業技術學院模式。學院以其二級學院汽車學院為試點,與珠海笛威歐亞汽車技術有限公司、臺州金橋集團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混合所有制汽車學院。學院構建黨委領導,黨總支前置醞釀,“雙會”決策,學院、公司班子執行的“院司一體,雙會協同”治理模式。創新形成“學院育人,公司服務”的合作辦學運行機制。創建“標準課時費”收益等組合式企業收益分配機制。
三是“企業+學校”的仙居縣職業中專模式。學校定位服務仙居通航機場和航空小鎮建設,引進廈門思凱蘭航空教育服務有限公司企業資源,聯合培養航空類技術技能人才,設立校企合作辦學的仙居縣職業中專思凱蘭航空分校。
(作者林鑒兵系臺州市教育局黨委委員,劉曉系浙江工業大學教育科學與技術學院副院長、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