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縣(市、區)教育局,各高職院校:
為針對性培養地方優勢產業集群提升所迫切需要的復合型高端技術技能人才,探索職業教育長學制人才培養的有效實現方式,更好適應我省產業躍遷和學生高質量發展需要,根據《浙江省深化產教融合推進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浙江省教育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浙江省職業教育“十四五”發展規劃》等文件精神和要求,經研究,決定在全省開展區域中高職一體化人才培養改革工作,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改革目標
借鑒國際職業教育發達國家和國內發達地區理念和實踐經驗,探索創新政、校、行、企共同深度參與的職業教育五年制人才培養模式,推動產業升級,使區域中高職一體化人才培養改革成為優化浙江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和推進高地建設的重要標志性成果。
通過改革探索,實現以下具體目標:一是通過核心緊缺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為地方優勢產業集群升級提供新動能;二是推動優質高等職業教育資源下沉縣域,擴大輻射面,讓高等教育更直接更好服務縣域發展;三是在現有高水平中職學校中好中選優,打造若干所具有示范作用的高水平中職學校,培育核心競爭力,引領中職教育發展;四是打造中職、高職、地方、產業緊密互動的產教融合新模式,為職業教育人才(應用型人才)培養提供新探索和新借鑒;五是提升人才培養的綜合素質和技術技能規格,使學生在就業和終身發展上更有競爭力,成為職業教育服務“擴中提低”的樣板和民心工程。
二、參與改革所需具備的條件
(一)所在區域。所在區域為經濟強縣(區),有良好產業基礎,產業集群優勢明顯,有行業龍頭企業支撐,利于集中深度開展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推進多元辦學體制改革。原則上中高職學校(包括已通過審批的高職校區)位于同一設區市范圍內,中職學校以非設區市主城區學校為主。
(二)合作主體。
1.中職學校。中職學校為高水平職業學校,即省中職“雙高計劃”建設單位、“三名工程”名校項目單位或國家級、省級改革發展示范校。為有效對接服務產業集群,原則上以緊貼當地產業集群的高水平專業群參與改革,專業適合中職起點長學制培養。中職學校辦學條件充裕。
2.高職院校。參與高職院校為高水平高職院校,近期原則上為國家或省“雙高”學校(含“雙高”專業建設單位),且能與中職學校專業開展有效合作,能夠實現資源有效輻射。高職階段辦學地點在高職院校資源局框架內統籌安排,掛高職院校相應牌子。
3.行業企業。改革須有行業和龍頭企業深度參與,合作企業為所在行業規上企業,與職業院校有良好合作基礎和較強合作意愿,在招生、教學、實訓、就業等環節全過程參與一體化設計培養,與職業院校形成緊密命運共同體。各方在合作辦學上達成全面共識,并系統形成可操作的工作方案,指標體系、工作體系、政策體系、評價體系完備。
(三)辦學保障和支撐。區域中高職一體化人才培養改革由地方人民政府統籌,高職院校牽頭,行業、企業深度參與產教融合協同育人。政府對改革項目提供全方位保障和支持,高職學校在區域內沒有獨立校區的,當地要創造條件劃出獨立區域或新建相對獨立校區用于高職階段培養。中職學校所在地政府需承諾兜底保障高職階段辦學所需的運行經費、設備經費和高職階段教育教學所需的工作量經費,解決改革推進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困難和問題。
(四)人才培養規格。高職院校牽頭,與中職學校、行業企業圍繞“高規格培養”“高質量就業”要求制訂人才培養方案,學生在完成學業時,需同時取得高級工技能等級證書和至少1種X證書(中級以上),合作企業直接安排就業或享有優先錄用權,待遇較其他方式培養的學生有明顯優勢。
三、申報程序
(一)地方申報。有條件、有意愿參與改革項目的職業院校,在有關各方溝通協商、形成高質量改革方案的基礎上,經地方人民政府同意后,向設區市教育局申請,提供申報書(見附件1)、改革思路框架(提綱詳見附件2)和政府相關支持意見。
(二)設區市審核。設區市教育局組織專家進行論證認可后,于每年1月底前向省教育廳申報,提供申報函和相關材料。
(三)省教育廳審核。省教育廳對申報書和改革思路框架進行審核。符合基本條件的,指導合作各方進一步完善方案,并正式開展后續工作。
四、工作要求
(一)準確把握內涵。區域中高職一體化人才培養改革,是中高職一體化五年培養的新探索,是中高職學校、產業合作的深化,是破解產教融合難題,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和吸引力的重要舉措,而不是中職學校舉辦高職教育或升格為高校。招生、學籍管理、文憑發放等執行現有中高職一體化五年制職業教育相關要求。后2年(注冊為高職學生)辦學主體依然是高職,教學與管理按高職院校有關規定執行。
(二)形成各方合力。高職院校在試點相關方案制訂,特別是在人才培養關鍵環節要起到指導和把關的作用;中職學校要合理統籌資源,在方案設計、實施,深化產教融合等方面改革創新,確保人才培養質量;行業企業要提出建設性意見,對產教融合注入資源作出合理安排;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組織協調,爭取政府和有關方面支持,幫助創造試點開展所需的各方面條件。
(三)認真制訂方案。各地各校要加強研究、正確理解、創造條件、積極參與。各方要在反復研究論證和充分溝通的基礎上,探索政校行企聯動的新機制和合作模式,找準合作領域和切入點,制訂切實可行方案,合理落實教學實訓、產教融合、師資調配等各項工作,實現合作共贏。
(四)嚴把條件關。各設區市教育局要強化市域統籌指導,積極穩妥地開展改革工作。要積極協調區域高水平高職院校參與改革。對中職學校及專業的選取,要堅持綜合比選,好中選優,對照申報條件嚴格把關,構建有效的監督機制。
(五)嚴格風險防范。對改革工作可能產生的風險,特別是學生安全穩定風險要進行充分評估,并針對性制訂有效的防范措施。采取合適方式向社會、家長、學生做好相關宣傳解讀,信息全面對稱,避免引起“中職辦高職”的誤解。對于高職階段辦學地點要在招生簡章中予以明確,提醒告知學生家長,并逐一簽訂承諾書。各設區市教育局做好招生簡章審核工作并報省教育廳備案。
五、其他事項
區域中高職一體化人才培養改革系原省有關文件和規劃中提出“在部分中職學校高水平專業開展五年制人才培養試點”迭代而來。各地此前申報的試點相應項目,符合改革參與條件的,直接列為2022年首批啟動改革項目,納入年度中高職一體化五年制職業教育計劃總盤子。2022年內不再另行組織申報改革項目。對上述首批改革項目,各設區市教育局要組織做好后續工作,加強人才培養方案制訂、計劃公布、招生宣傳等各環節的審核把關。2022年招生簡章報備工作于5月15日前完成。
改革中實踐中的典型經驗和好做法,請及時總結報送省教育廳職成教處。
浙江省教育廳辦公室
2022年5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