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行快、眾行遠。在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時期,浙江金融職業學院在加強自身建設、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同時注重履行社會職責,研究職教發展辦學規律,為職教發展建言獻策,積極援疆援青,主動幫扶中西部高職院校,以職業教育助力鄉村振興,促進高職院校共同發展,引領職業教育改革方向。
為職教改革“鼓與呼”
學校校長鄭亞莉既是職業教育的發言人,也是學校整體形象的代言人。她積極建言獻策,圍繞發展職業教育提出《加快推動中國的職業教育“走出去”》等20余項建議,其中《關于擴大高等職業教育招生規模的建議》被確定為國家教育部門重點辦理建議,助推國家百萬擴招工作;聚焦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保障,提出進一步出臺和完善相關專項立法,推動職業教育法修訂和出臺。
鄭亞莉結合高職院校工作實踐,將民情民意書寫成報告,呈遞相關部門以作決策參考。她提出并推進本科層次職業教育政策落地,提出專科學校升格是發展本科層次職業教育的主渠道;呼吁發展本科層次職業教育,推動全國7所本科院校和高職高專院校新設跨境電子商務專業和跨境電商人才培養。還就“紓解中小微企業和民營企業困境”“民間金融規范化”提出建議,得到了相關部門的積極關注和媒體的廣泛報道。她率領團隊研究社會關切問題,主持撰寫《關于新冠疫情對我省跨境電商發展的影響分析與對策建議》等多項研究成果,為區域發展蓄勢添能。
為創新發展“思與謀”
學校在高職戰線的高度認可和充分信任下,長期參與牽頭各類學會協會組織,把促進學術交流、工作經驗推廣、職業院校發展作為工作重要內容,在服務高職戰線的同時增強自身建設,擴大影響力。作為理事單位、副理事單位、副主任委員單位牽頭或配合中國高等教育學會職業技術教育分會、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素質教育分會、全國財經商貿類高職學校(專業群)高水平建設聯盟等9個全國學會組織;作為會長、理事長單位牽頭浙江省高職院校黨建研究會、浙江省商務發展研究會等省級學會組織,充分履行牽頭單位的職責,搭建高等職業教育研究與交流的平臺,加強對職業教育的研究、指導與推進,服務高職戰線發展。
學校牽頭的學會組織始終堅持政治立會、依法辦會、學術強會、合作興會,努力提高辦會治會水平,創造性實施以“一批課題、一本文集、一個報告會、一個學術年會、一系列活動”為主要內容的工作機制,近三年圍繞黨的領導、立德樹人、高質量發展等主題召開學術研討會20余場,邀請專家學者共同探討時代前沿問題,為高職院校的研究者、實踐者和政策的制定者提供高品質交流互動平臺,實質性推動了高職院校高質量發展。單次會議有近200家全國高職戰線單位代表參會,其中學校牽頭舉辦全國高職馬院書記院長論壇,在線參與人數達19.1萬人次,具有廣泛的社會影響力和業內號召力。學校結合特殊時間節點,舉辦“七一報告會”,召集浙江省48所高職院校,發揮全體成員單位干事熱情,把省內職業教育各項工作推向更高水平。在周建松會長帶領和會員單位支持協作下,中國高等教育學會職業技術教育分會連續三年榮獲“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優秀分支機構”稱號。
為校地協作“奔與走”
“積極響應國家號召,主動參與援青援疆、東西協作、鄉村振興、服務提升職業院校教育教學水平是高職院校應當履行的社會責任。”學校黨委書記金楊華表示,學校將一如既往地做強社會服務品牌。近些年來,學校積極援青援疆,支持援建當地高職院校,與新疆理工學院、青海柴達木職業技術學院等校簽訂對口援助協議,從學校發展、專業建設、教師培訓、學生交流、資源共享、科研攻關等方面進行對口幫扶,積極承擔各類業務幫扶培訓,選派中層干部掛職擔任青海柴達木職業技術學院、阿克蘇職業技術學院副校長,選拔骨干教師援助新疆理工學院、新疆大學的專業和課程建設,學校對口開展專業指導、競賽輔導、師資培訓等近50人次,接受對方干部教師掛職學習50余人次,捐贈物資設備價值310萬元,匯聚了一大批優質高職教育資源。將職業教育的好理念、好做法、好經驗帶到建設單位,提升落后地區的職業教育水平。援青援疆干部先后獲得青海省海西州對口支援海西先進個人、先進工作者,阿克蘇地區浙江省優秀援疆人才、地區民族團結模范人物,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第九批省市優秀援疆干部人才等榮譽稱號共計11次,并被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記功1次。
學校積極落實職業教育東西協作的戰略行動,持續深化與西部職業教育合作交流,與包頭職業技術學院等西部7個省份的10所學校簽訂校際戰略合作協議,促進東西部交流合作,輻射帶動西部地區高職院校的發展,學校榮獲“全國職業院校脫貧攻堅先進集體”稱號。
學校積極服務高職教育教學水平提升,通過互訪互學、共研共促等方式開展校際交流,承辦浙江省高職院校課程思政現場推進會、浙江省高職高專院校專業帶頭人專題培訓等活動,以服務引領高職院校提質賦能。打破時空限制,學校整合優質教育教學資源,借助數字化手段在全國范圍內進行資源共享。學校主持建設金融服務與管理、國際經濟與貿易、金融科技應用、現代文秘等國家專業教學資源庫和國家、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開發數字化教學資源,累計服務全國3763所學校的35萬余名師生。
學校發揮職業教育在人才、技術、資源、文化等方面的優勢,主動服務浙江省山區縣發展,助力鄉村振興。近三年,促進浙江省山區縣校地合作12項;近5年,完成14個鄉村振興項目,投入經費達1300萬余元;連續17年與淳安縣瑤山鄉幸福村結對共建,結合農村金融、電子商務、市場營銷等專業建設,組織師生傳授電子商務技能,提升致富能力;堅持14年與天臺縣龍溪鄉結對,安排人文藝術專業師生針對性指導美麗鄉村統籌規劃,構建“互聯網+寫生旅游”文化營銷模式,年吸引游客近10萬人次,產值超過800萬元,成功入選省級歷史文化重點保護村、省級藝術寫生基地村等,學校以校村合作的方式扎實推動浙江省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發展。
“鼓與呼”“思與謀”“奔與走”系列舉措,生動地展現了浙江金融職業學院勇于擔當的社會形象,鍛造了高職戰線有口皆碑的“金名片”。
(張鵬超 金恩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