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農業企業負責人,鄭云宇第一次接觸農業是在2018年,在此之前,他所從事的領域與農業沒有任何關聯,很難想到一個在工程機械領域辛勤耕耘十余載的技術型領導,轉行到農業領域,并且將自己的所知所學全部都與農業有效融合在一起,催生出了一個在湖州南郊的農業科技示范園區——卉弘生態園。卉弘生態園是浙江卉弘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集水果種植、農業科技示范、鄉村振興引領為一體的農業企業園區。園區占地300畝,含溫室區域40000平方米,全自動控溫玻璃溫室2000平方米,園區全部采用水肥一體化系統,農業氣象站等高科技、自動化的配套設施設備。
創業之初,轉型的困難不期而至。農業從業人員的老齡化問題、流轉土地分散不集中的問題、農業因天氣原因導致大面積減產絕產問題都是擺在面前的問題,但是他并沒有因此而退縮,反而有的放矢的逐一解決。農業從業人員分為兩班,一班年紀較大,農業種植經驗充分的人員負責生產,年輕人員負責技術,推薦年輕技術人員參加省、市、區各級培訓,進而保證了生產有技術指導,技術由生產落地的良好布局開端。通過與村民小組、村經濟合作社協商,在布局規劃的時候充分考慮對周邊農戶的影響,考慮帶動周邊發展的前提下,綜合村內產業結構,完成對村民的互聯互幫,形成了三大區域,分開布局的方式,解決了土地分散不集中的問題。針對農業“看天吃飯”的“歷史傳統”,投資建設了40000平方的溫室,有效阻止了“天氣原因”對產量的直接影響。通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再發現問題,再解決問題的良性循環,卉弘生態園已經走上了一條在改善中成長,在成長中總結帶動的一套良性循環模式。
科技,改變農業。卉弘生態園通過農業氣象站,實時監測農作物作業區周邊的溫度、濕度、光照等自然條件,觸發自動監測設備進行迅速反饋。通過水肥一體化布局,使“坐在家里澆水施肥”變為現實,園區通過地下管道布局,精確的將水肥一體化管道出水口開在每一株植物的根部。水肥一體化系統的建設,有效提升了施肥效率,減少人工投入,減少大水漫灌造成的水源浪費和植物吸收不均勻等綜合性問題。
成果,顯而易見。園區自2019年正式對外開放以來,累計接待農業類參觀實習1900余人次,大學生實習266人次,對外游客接待76000余人次。一期累計實現投資3360萬元,實現銷售收入1900余萬元。二期預計投資2.2億元,綜合建成覆蓋范圍4000畝的綜合性果蔬與糧油生產基地,目標年產值5000萬元以上。
帶動,共同發展。作為湖州市首批未來農場創建單位,卉弘生態園通過一系列的配套建設工作,一系列的共富指標推進,增加村集體年度收入34萬元以上,與周邊農戶建立固定有效的利益聯結機制,帶動周邊農戶增收20萬元以上,幫助低收入農戶20戶,使低收入農戶每戶年增收1500元以上。以卉弘生態園為圓心,輻射到道場鄉全部區域的“道場鄉文旅聯合工會”應運而生,工會組建成立后,鄉內從事農業、旅游業、文創產業的經營主體,定期組織學習新知識、新技術,走出去看,學回來用,大大地促進了經營主體的學習主管能動性,提升了整體競爭力。他通過這個平臺,將自己的經營思路,建設布局,無償的分享給每一個經營主體,使共同成長、共同富裕成為切實可行的既定目標。他通過了解周邊農戶的家庭情況,通過無償提供種苗、聘請富余勞動力等方式,有效提升了周邊農戶的家庭收入,讓他們有所為,有所不為,努力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鄭云宇工作照
他通過在農業領域的創新,帶領企業,先后爭創了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業、湖州市農業精品園、浙江省農科院桃李項目合作基地、吳興區農業大好高項目等,在美麗鄉村內創造美麗經濟,在美麗農場中實現美麗科技,他說:“科技是支撐農業由大而散向專而精華麗蛻變的金鑰匙”,他從不后悔進入到一個全新的陌生領域,因為科技的探索精神是相通的,有求知的欲望和勇于嘗試的魄力,無論哪個行業,都將創造出一片嶄新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