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院校專業課程思政教學資源庫建設是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涉農專業課程思政教學資源庫建設通過有效整合“涉農專業+思政元素”等教育教學相關內容,對進一步提升教學質量,培養“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有著重要意義。
一、涉農專業課程思政教學資源庫建設現狀
(一)高職院校涉農專業學生特點
當前在高職院校涉農專業學生中“學農不愛農、學農不務農”的現象非常普遍,造成了涉農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匱乏,并且許多學生畢業后無人問津,學生對自身的定位也不夠準確。
(二)高職院校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存在的問題
當前高職院校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存在以下問題:一是缺乏從專業視角思考的實踐創新;二是改革的站位高度有待提升,缺乏從中國共產黨百年艱辛探索的政治視角去實踐創新;三是缺乏從專業特色視角去挖掘課程思政的鮮活素材;四是改革尚未構建起有效的學習教育載體,缺乏從課程思政資源庫建設視角去實踐創新。
(三)高職院校涉農專業課程思政教學資源庫建設優勢
高職院校涉農專業課程蘊含著大量的課程思政元素,在建設資源庫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如豐富的“三農”故事。
二、涉農專業課程思政教學資源庫建設思路
(一)構建資源庫整體框架
高職院校涉農專業課程思政教學資源庫的結構設置尤為關鍵,是整個資源庫建設的“四梁八柱”。由于高職院校涉農專業繁多,再加上各專業的核心課程體系有較大差別,應以各涉農專業核心課程對應的國家規劃教材內容為基礎,以專題教學為核心,構建資源庫的整體框架,進而完成資源庫空間設計。要想使資源庫在既定框架內完成實施,設計需要盡可能的合理。設計的專題教學內容一般需要與教材內容配套。圍繞教材不同章節內容,劃分若干個單元,單元的專題內容實踐教學則遵循從抽象到具體、從思想到行為等原則,這樣更為科學。
(二)拓展相關資源庫數字資源
根據資源庫框架的不同專題及相應的教學內容,按照資源庫建設的要求,重點圍繞素材的搜集、課件的制作、案例分析及教學視頻(動畫)等工作。資源庫的內容主要有文本、課件、圖表、音視頻等。利用數字技術的優勢,提升資源庫內的相關視頻、仿真類教學資源的比重。
此外,資源庫建設完成后,借助論壇、數字媒體等方式,對資源庫進行宣傳及推廣使用。
三、涉農專業課程思政教學資源庫建設策略
(一)整合各方優勢資源,建設有高度的資源庫
由于課程思政教學資源庫受眾類型多元,僅靠高職院校一家獨立建設并不可取,需要多方力量共同建設,聯合政府、企業和專業研究人員等社會力量共同參與,發揮各自專長,形成優勢互補,進而建設有高度的課程思政教學資源庫。在萬物互聯的當下,高職院校要有以共建共享為主要特征的信息化智能化的建設理念,構建完善的共建共享網絡平臺,做到數據聯通、高效利用。
(二)構建專業教師團隊,建設有深度的資源庫
在構建課程思政教學資源庫的教師團隊時,可通過建立團隊合作機制、改革教學內容等方法,提高教師整體教學水平。課程思政教學資源庫要與教師團隊的建設相輔相成,互為依托,更加突出強調培養信息素養高和教育水平高的“雙師型人才”。同時,采取積極有效的激勵措施,促進涉農企業的高層次人才參與職業教育教學。此外,圍繞打造具有綜合實踐技能扎實和職業素養較高的教師團隊,篩選出涉農專業課程思政教學資源庫的教師團隊。
(三)積極推廣規劃應用,建設有廣度的資源庫
有了資源庫后,重點任務是如何集中整合涉農專業課程思政教學資源,完善涉農專業資源庫的內容。圍繞核心課程、相關章節內容及實踐教學要求,動態對資源庫進行專業升級,尤其是資源庫的后續資源開發。以課程思政小知識競賽為平臺,拓展相關功能模塊,通過不斷優化資源庫,積極推動相關教學活動的有序開展。對資源庫及時進行推廣應用,不斷拓展相關服務群體。(浙江金融職業學院 俞 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