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中高職一體化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職業能力分析會
為全面貫徹落實《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浙江省職業教育“十四五”發展規劃》等文件精神,探索職業教育長學制人才培養的有效實現方式,更好地適應浙江省產業躍遷和學生高質量發展需要,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浙江省發布了教育科學規劃中高職一體化重大課題指南,決定對30個專業實施課改研究。
溫州職業技術學院作為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國家示范性高職院校、全國優質高職院校,主動對接樂清國家先進制造業電氣產業集群,牽頭組織實施了浙江省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中高職一體化課程改革研究。
提高全局站位
明確一體化人才培養定位
深化中高職銜接、實施中高職一體化貫通培養是完善中國特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不斷提升職業教育適應性的重要途徑,是實現技能型人才水平結構合理化的必要保證,是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課題組骨干教師系統參加了省教科院專題培訓,實地調研了省內11個地級市的30余所院校,訪談了37家電氣相關企業的高管、行業專家;問卷調研知名企業70余家,發放專業教師調查問卷669份、在校生/畢業生調查問卷1184份。在調研過程中發現,當前中高職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仍存在培養目標定位模糊、課程學習內容重復、培養崗位面向與企業真實需求脫節等現象。為此,課題組先后組織了50余次校際、校企深度交流,并邀請省市職業教育專家領導、企業代表及相關院校專業教師召開了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中高職一體化職業能力分析會,優化明確一體化人才培養定位,形成專業教學標準、核心課程標準等一系列省級教學標準文件。
聚焦企業需求
確定一體化貫通培養落腳點
智能電氣產業是浙江省優勢主導產業,當前電氣產業已轉向以數字化、智能化為特征的內涵式發展,企業對人才層次的需求不斷高移,急需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是典型的適合長學制培養的專業,具有強弱電結合、機電結合、軟硬件結合等專業特點,單學段的中職、高職培養難以滿足企業用人要求。
課題組以服務產業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需求為導向,充分挖掘《浙江省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人才需求調研報告》價值,聯合行企專家學者,整理確定浙江省中高職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著重面向的6個工作領域,培養學生的129項職業能力,通過“崗位—能力—課程”構建中高職有序銜接的能力培養路徑,確定一體化貫通培養落腳點。
深化產教融合
助力高素質高技能人才培養
產教融合是職業教育融入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關鍵,對新形勢下全面提高教育質量、擴大就業創業、推進經濟轉型升級具有重要意義。為滿足智能電氣產業高質量發展對高素質技能人才的需求,學校深化產教融合,探索建立產、學、研、創、用“五位一體”協同育人體系,統籌推進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人才培養。
在人才培養實施階段,省內各院校應結合區域電氣產業布局、企業人才需求,通過聯合企業共建產業學院、實習實訓基地、現代學徒訂單班,參與人才培養方案優化、教學資源開發等環節,改變傳統培養方式,實現教學標準與產業標準、教學過程與職業崗位勞動生產過程、學歷教育與職業資格證書培訓的全面對接,及時將新技術、新工藝、新規范等納入教學內容,實現課程內容銜接的連續性、整合性和前瞻性,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共同培養適應引領現代電氣產業發展的高技能創新型人才。
浙江省電氣行業協會會長、人民控股集團董事長鄭元豹表示:“作為民營經濟大省,在建設制造強省的征程中,浙江對人才的需求特別突出。打造國際智能電氣產業集群的規劃,是我省電氣行業企業重大機遇。對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開展中高職一體化人才培養,將有效緩解企業高素質技能人才‘用工荒’現象。”
作為溫臺職教高地建設牽頭高校,溫州職業技術學院將及時總結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中高職一體化重大課程改革經驗,不斷推進學校各專業中高職人才貫通培養研究與實踐,實現職業教育與區域經濟同頻共振,更好服務浙江“重要窗口”建設,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提供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支撐。(王志梅 朱雙華 陳相教 謝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