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下午,溫州市2023年職業教育活動月暨“能工巧匠進校園”活動啟動儀式在溫十二中舉行。今年職業教育活動月主題為“匠心筑夢 強國有我”。國家非遺樂清黃楊木雕代表性傳承人、樂清職專大師工作室高公博帶領學生受邀參加,并被溫州市教育局聘為“能工巧匠進校園”導師。
溫州市職業教育活動月由溫州市教育局、溫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溫州市國資委和溫州市總工會等聯合主辦,將面向全市中小學校推出“百名能工巧匠導師團”和“百項職業體驗項目”的“雙百”行動。
首先進行的是“能工巧匠進校園”活動展示體驗。47個攤位按職業體驗區、非遺傳承區、直通未來區依次排開。樂清職專學生作品在非遺傳承區展示,攤位前人頭攢動。樂清市教育局王旭良副局長、屠樂勇老師、教師教研院金征宇老師等紛紛駐足觀賞,并給予高度好評。在攤位的非遺體驗區域,樂清職專瞿灝源同學現場動手演示泥塑造型。樂清職專黃楊木雕展區歡聲笑語不斷,吸引了一撥又一撥中學生圍觀體驗。
啟動儀式上,溫州市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鄭煥東表示,本次活動是為了踐行工匠精神傳承、能工巧匠培養的雙重使命,讓廣大中小學生能零距離走近大師、體悟工匠精神、感受行業精彩,推動工匠精神走向市場、走向大眾、走向未來,切實把溫州“百工之鄉”的“厚家底”不斷轉化為助力社會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高公博大師上臺接受了主持人的采訪,娓娓道來樂清黃楊木雕的歷史,解讀了中國四大木雕的不同之處,著重強調了黃楊木雕創作過程中始終應保持“新奇獨變”的態度,即學生應保持新的觀念、奇妙造型、獨立個性、不斷變化等,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習的興趣,增強思維能量,不斷地把樂清古老的文化推向更高的層次。高公博大師的徒弟、樂清職專畢業生仇夢琦也生動解析了所展示的木雕作品的深意,以及學習黃楊木雕藝術所帶來的成長與啟發。
近年來,高等院校、中職學校、技工學校等已逐漸成為樂清市工匠精神傳承和能工巧匠培養的主陣地。目前,包括樂清職專在內的多所學校與大量民營企業、行業協會建立深度合作,每年為社會輸送大量技能型專業人才,為溫州“四大振興”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撐。(陳北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