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成職協〔2023〕14號
各有關會員單位: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2023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和2023年全省教育系統工作會議精神,深入實施“八八戰略”,搶抓機遇、攻堅克難,積極服務我省高質量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助力打造中國式現代化教育示范省,經研究,決定召開協會第六屆四次理事大會暨2023年學術年會,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大會主題
學習貫徹二十大精神,深入實施“八八戰略”,助力中國式現代化教育示范省建設
二、會議內容
1.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和黨的二十大精神
2.聽取工作報告
3.審議有關議題
4.表彰優秀教科研成果
5.舉行院校交流
6.舉行學術年會
7.考察學習
三、參會人員
省教育廳領導、常務理事、理事單位代表;2023年優秀教科研成果獲獎代表;設區市職成教研究會代表。
四、會議時間、地點
1.會議時間:2023年7月24-26日,會期3天。7月24日下午15:00-18:00報到,26日離會。常務理事需在7月24日16:00前報到,參加16:30的常務理事會議。
2.會議地址:金華國貿景瀾大飯店(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雙溪西路369號;0579-82056688)。
五、會議組織
主辦單位:浙江省成人教育與職業教育協會
承辦單位:金華職業技術學院、高職科研工作分會
六、注意事項
1.請參會人員接到本通知后及時填寫參會信息回執,于7月17日前將回執發送至郵箱:258999245@qq.com。
2.會議不收取會務費,參會人員差旅費、住宿費回原單位報銷,其他與會議有關的費用由大會統一承擔。
3.會議不安排接送站,請參會人員自行前往會議報到地點。參會人員自駕的請在杭金衢17號出口、金麗溫嶺下朱出口下高速導航前往會議地點;乘公共交通工具前往的,在高鐵金華站、金華南站及金華汽車西站均可乘輕軌前往會議地點,在雙溪西路D出口下車。
七、聯系方式
1.省成職教協會高職科研工作分會秘書處:唐金花,13819983820;呂美巧,15988595756。
2.省成職教協會秘書處:章芳,0571-88031282;周依依,0571-88031215。
附件:1.會議日程安排
3.優秀教科研成果獲獎參會人員名單
關于召開浙江省成人教育與職業教育協會第六屆四次理事大會暨2023年學術年會的通知(紅頭蓋章頁)
浙江省成人教育與職業教育協會
2023年6月27日
附件1:
協會第六屆四次理事大會
日 程 安 排
日 期 |
時 間 |
內 容 |
地 點 |
參加人員 |
7月24日 |
15:00-18:00 |
報 到 |
金華國貿景瀾大飯店大堂 |
全體參會代表 |
16:30-17:30 |
協會六屆四次常務理事會議 |
金華國貿景瀾大飯店 3樓宴會1廳 |
全體常務理事 |
|
17:00-19:00 |
晚 餐 |
金華國貿景瀾大飯店 3樓嘉會8廳 |
/ |
|
7月25日 |
9:00-10:00 |
協會六屆四次理事大會 |
金華國貿景瀾大飯店 3樓宴會1廳 |
全體參會代表 |
10:20-11:40 |
院校交流 |
全體參會代表 |
||
11:45-13:00 |
午 餐 |
金華國貿景瀾大飯店 3樓嘉會8廳 |
/ |
|
14:00-16:00 |
專家講座 |
金華國貿景瀾大飯店 3樓宴會1廳 |
全體參會代表 |
|
16:20-17:30 |
參觀學習 |
金華職業技術學院智能化精密制造產教園 |
全體參會代表 |
|
17:30-18:30 |
晚 餐 |
金華國貿景瀾大飯店 3樓嘉會8廳 |
/ |
|
7月26日 |
上午 |
返 程 |
/ |
/ |
附件2:
參會代表回執
姓名 |
性別 |
所在單位 |
職務 |
手機 |
電子郵箱 |
24日是否晚餐 |
24日是否住宿 |
25日是否午餐 |
25日是否參觀 |
25日是否晚餐 |
25日是否住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備注:1.請于7月17日前將回執發至郵箱:258999245@qq.com;
2.為便于酒店安排住宿和用餐,請與會人員務必明確住宿和用餐情況;
3.如有司機隨行,請一并填寫。
附件3:
優秀教科研成果獲獎參會人員代表名單
一、高職高教類
序號 |
成果名稱 |
姓名 |
工作單位 |
1 |
工作本位學習視域下職業教育師資發展:歐盟經驗與中國鏡鑒 |
張振 |
寧波職業技術學院 |
2 |
高職院校來華留學生教育的現實審視與優化途徑——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視角 |
韓玲 |
浙江商業職業技術學院 |
3 |
創新型高技能人才培養體系構建 |
李時輝 |
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 |
4 |
新時代職業教育賦能共同富裕的現實困境與推進策略 |
瞿連貴 |
金華職業技術學院 |
5 |
創新驅動背景下高職院校產科教融合模式與實現路徑研究 |
王向紅 |
溫州職業技術學院 |
6 |
勇擔使命執頭棒,躬耕新業開先河——浙金院跨境電商國家級教師教學創新團隊“三雙”模式實踐 |
呂希 |
浙江金融職業學院 |
7 |
“后脫貧時代”職業教育如何行穩致遠——“三區三州”職業教育發展現狀與未來展望 |
張勁英 |
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 |
8 |
從能力到課程:“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中高職一體化課程改革研究 |
羊榮金 |
杭州科技職業技術學院 |
9 |
以大師工作室為引領的非遺文化傳承人才培養路徑探索——以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工美專業為例 |
萬劍 |
寧波職業技術學院 |
10 |
教師謙卑行為對大學生課堂積極表達的影響及其中介路徑研究 |
鄒文謙 |
寧波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
11 |
“雙高”建設背景下高職院校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研究 |
徐珍珍 |
金華職業技術學院 |
12 |
科賽沖突理論視角下民辦職業本科教育高質量發展的路徑選擇 |
顧佳濱 |
臺州科技職業學院 |
13 |
老年護理情境模擬綜合實訓課程改革與實踐 |
陳燕 |
寧波衛生職業技術學院 |
二、中職類
序號 |
成果名稱 |
姓名 |
工作單位 |
1 |
雙環聯動,仿真發展:中職“雙師型”教師校本化培養的探索實踐 |
鄭小勇 |
瑞安市塘下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
2 |
三聚式:中職鄉土文化教學中的課程思政融入策略研究 |
朱忠華 |
海寧市職業高級中學 |
3 |
精準幫扶·接力支教·名校示范:寧波市鄞州職業教育中心學校精準教育扶貧的探索與實踐 |
王建華 |
寧波市鄞州職業教育中心學校 |
4 |
建團隊 搭平臺 構課程 強激勵:區域推進中職“跨界融合”教改的創新實踐 |
戴智敏 |
紹興市職業教育教學研究室 |
5 |
從象山路徑到全國路徑:漁民培訓三元融合破解三無難題的探索 |
潘孝益 |
寧波海洋職業技術學校 |
6 |
融合·對接·研習:指向崗位“勝任力”的中職幼兒保育“崗課賽證融合”培養模式探索 |
張銀燕 |
余姚市職業技術學校 |
7 |
中職港機專業技能人才培養創新實踐 |
秦雁 |
寧波市鎮海區職業教育中心學校 |
8 |
學習型社區成人教育終身學習動力研究——以溫州市平陽縣為例 |
曾淑萍 |
平陽縣職業教育中心 |
9 |
基于花木產業的“校村共富共同體”建設的實踐研究 |
林慧 |
紹興財經旅游學校 |
10 |
基于中小微企業的“五維”潮汐育人范式研究 |
賈繼冬 |
柯橋區教育體育局 |
11 |
雙向循環 絲路課堂 技能出海:中職國際化教育的創新實踐 |
徐健 |
溫州華僑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
12 |
U型教學:深度學習視角下護理實訓模式的創新研究 |
時會 |
桐鄉綜合中等專業學校 |
13 |
理論領航·三鏈驅動·多向激勵——基于知識管理視角的中職“雙高”學校結構化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建設路徑探究 |
唐林達 |
杭州市中策職業學校 |
14 |
基于鄉村振興的復合型導游人才培養機制研究 |
徐春燕 |
寧波東錢湖旅游學校(寧波東錢湖護理學校) |
15 |
四式靶向:中職建筑專業社會服務賦能技能共富的路徑建構 |
錢琴梅 |
嘉興市建筑工業學校 |
16 |
新工科背景下基于OBE+CIPP的教學質量評價量表的應用實踐——以環境監測專業《化學基礎》課程教學為例 |
楊瓊飛 |
杭州市中策職業學校 |
17 |
核心素養視域下中職數學建模教學的實踐研究 |
周蓉 |
寧波建設工程學校 |
18 |
基于松耦合的“五智融通”教學信息化實踐研究 |
求秋音 |
紹興市職業教育中心(紹興技師學院) |
19 |
以認知學徒共同體精準培育小微電商人才的義烏實踐 |
成佳梁 |
義烏市城鎮職業技術學校 |
20 |
融合視域下聽障學校藝術實踐工作坊的美育研究 |
徐小軍 |
湖州市教育康復學校 |
21 |
中職語文核心素養下任務驅動型作文教學研究 |
周妮迪 |
青田縣職業技術學校 |
22 |
多方聯動:校企共育“建筑之鄉”新工匠的八年探索 |
林芳 |
寧波建設工程學校 |
23 |
中職電商美工賦能本地鄉村振興中的農產品升級 |
洪秋瑾 |
縉云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
24 |
基于專業技能與核心技能融合的中職港口物流課堂教學實踐研究 |
吳科杰 |
寧波市北侖職業高級中學 |
25 |
中職旅游專業鄉村振興“四度導向”人才培養路徑探索 |
張萍華 |
嘉興市交通學校 |
26 |
能力身份證:五年制物流高技能人才質量標準開發與評價策略研究 |
王巖 |
寧波市北侖職業高級中學 |
27 |
旅行嘉鄉:基于地方旅游資源的中職旅游專業研學旅行課程實踐研究 |
吳芳潔 |
嘉興市秀水中等專業學校 |
28 |
橘鄉悅讀 書香人生一一現代中職學校全員悅讀育人課程的開發與實踐 |
郟琳琛 |
臺州市黃巖區第一職業技術學校 |
29 |
校院˙校企˙校本三位一體:工匠型教師培養模式研究 |
宣國強 |
諸暨技師學院 |
30 |
融疆、扶疆、助疆:新疆內地中職班電商創業教育實踐研究 |
裘宏山 |
寧波行知中等職業學校 |
31 |
傳承非遺文化 實施德藝雙育——中職學校甌劇課程的開發與教學實踐 |
劉勝早 |
溫州市甌海職業中專集團學校 |
三、成教類
序號 |
成果名稱 |
姓名 |
工作單位 |
1 |
老年閑暇教育的生命價值營造及發展進路 |
陳媛 |
浙江省社區教育指導中心 |
2 |
資歷框架與學分銀行的關聯及協同發展研究 |
蔡吸禮 |
杭州社區大學 |
3 |
疫情下居民規則意識的培育路徑研究——基于社區教育視角 |
方連更 |
浙江廣播電視大學淳安學院 |
4 |
共同富裕背景下浙江山區鄉村社區教育的短板及對策探析 |
徐建明 |
麗水開放大學 |
5 |
終身教育視角下鄉村振興本土人才培養的路徑探析——以麗水開放大學“領雁”工程項目為例 |
葉偉勇 |
麗水開放大學 |
6 |
服務型老年教育的生命哲學闡釋和實踐路徑 |
郭維娜 |
杭州社區大學 |
7 |
普惠性社區家庭教育課程規范化研究——以湖州市八里店成校隔代教育課程建設實踐為個案 |
趙師紅 |
浙江省社區教育指導中心 |
8 |
成人教育視角下“鄉村工匠”培育的探索與實踐 |
趙子平 |
溫嶺市溫嶠鎮成人文技校 |
9 |
適老化·差異化·區域化:構建未來鄉村“智慧助老”學習場景的路徑研究 |
俞杰 |
杭州市西湖區社區學院 |
10 |
全納教育視野下開放大學發展老年教育路徑 |
胡立強 |
浙江開放大學長興學院 |
11 |
基于協同理論的開放教育“云課堂教學”設計與實踐 |
方基甸 |
瑞安社區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