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李茸 共享聯盟·南湖 許穎佳 孔莉宏) 制作產品工藝指導書、調試新機器參數……又到畢業季,當不少同齡人還在為找工作而奔忙時,應屆畢業生虞錦滎已在嘉興南湖高新技術產業園區一家企業里忙開了。
像虞錦滎這樣畢業即就業的學生,在嘉興職業技術學院里越來越多,這得益于新成立的嘉興南湖智造產業學院。該學院位于嘉興南湖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由南湖區政府、嘉興南湖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管理委員會與嘉興職業技術學院三家合作建設,擁有超過1500平方米的教學區和一棟三層樓的生活區,供學生學習、實習、生活。院長沈旭東說:“嘉興職業技術學院共有42個專業1.4萬名學生,我們把機構直接辦到產業園里,為園區企業和學生搭建起橋梁。”
建起橋梁,學生就業與企業用人“最后一公里”得以打通。嘉興南湖高新技術產業園共有400余家企業,主打微電子、生物醫藥、智能裝備三大產業,這幾年發展迅猛,用人需求較大。而產業園距嘉興職業技術學院有十幾公里,很多企業無法解決學生的住宿、通勤等問題。南湖高新區人才創新服務中心副主任謝林英說,如今這種模式實現多贏,學生能更快地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企業和產業獲得適配度更高的技能人才。
距離縮短,讓學生對就業有了更明晰的定位。虞錦滎此前在嘉興職業技術學院智能制造學院學習,去年年底來到產業園的一家電子廠實習,先在裝配車間工作,后來發現工藝科的工作對口性更強,能用上自己所學,企業的師傅也會手把手教,畢業后他成為企業的一名助理工藝工程師。據不完全統計,截至6月底,今年在園區企業實現畢業即就業的畢業生超過30人。
精準匹配,企業也能更高效地招到需要的人才。最近,園區企業泰康電子有限公司簽下5名嘉興職業技術學院的畢業生,涉及助理工程師、技術員等崗位。這家企業主要生產汽車零配件,和嘉興職業技術學院的電氣自動化、應用電子、機電一體化等專業匹配度較高。該公司前期招募了30名學生過來實習,最后經過雙向選擇留下5人。“實習期雙方都磨合好了,畢業了直接就能用,對于我們來說省了不少事。”公司人力資源副經理宋麗琴說。
靠前服務,讓企業和學生都有更多選擇。入企調研、舉行企業實習生雙選會,這些日子,沈旭東與園區、企業“打得火熱”,一方面繼續向有需求的企業推薦今年的畢業生,另一方面也為明年的畢業生對接實習。他給記者展示了一張實習需求表,企業名稱、實習崗位、所需專業、薪資水平等清清楚楚,其中最多的一家企業需要50名實習生。他將“按圖索驥”,精準匹配相關專業的同學,今年秋天,這批實習生就能進入對應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