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尚龜湖·智匯學堂”是由溫州市泰順縣龜湖鎮人民政府主辦,龜湖鎮社區學校和龜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聯合打造的一個致力于服務社區群眾、石文化愛好者和各地游客的一個創新性終身學習品牌項目。經過三年多努力,“石尚龜湖·智匯學堂”品牌建設成效顯著。
腳踏“石”地,夯實品牌建設基礎
龜湖鎮擁有儲量一億噸以上葉蠟石礦,享有“世界蠟都”美譽。葉蠟石也叫泰順石,是龜湖鎮的主導產業。龜湖鎮黨委政府立足泰順石礦產資源,按照一個園區、一所學校、一條街區、一個團隊“四個一”的要求,整合資源、統一管理,引薦石人才回流,做大做強做精泰順石文化產業,建成“一林三館一園一街區”(中國印林、鄉愁驛館、藝雕展示館和原石博物館、泰順石文化主題公園、泰順石文化創意街區)。在此基礎上,龜湖鎮社區學校在鎮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聯合龜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積極開展“石尚龜湖·智匯學堂”項目品牌建設,形成了一個具有地方特色、輻射周邊、惠及百姓的全民性、終身性學習品牌。
龜湖鎮社區學?;A設施完善,辦學條件良好,能滿足鎮域內的教育培訓和教學實訓需求。學校組建了“石尚龜湖·智匯學堂”工作室,聘請9位石雕工藝美術特長人員作為項目的專兼職教師(其中省市級石雕工藝大師3人、本土鄉土人才2人),志愿者隊伍32人,為項目正常開展提供師資力量,滿足了新時代社區居民多樣化學習需求。
與“石”為媒,創新品牌培育模式
“石尚龜湖·智匯學堂”終身學習品牌建設以“石”為媒,采取常態化專項培訓、石文化傳承活動和不定時研學旅游相結合模式進行。一是舉辦常態化專項培訓。學校按學員的不同興趣愛好、年齡和就業去向,開設了金石鑒賞課、石雕興趣課、篆刻研習課、書法拓印課等課程,由省級石雕工藝大師“王永貴工作室”和“鄭道松工作室”骨干成員領銜傳藝授課,年培訓學員達1500多人次。二是開展石文化傳承活動。采取“一對一”、“先學再教”、“師徒結對”等模式,面向石文化愛好者開展石雕技藝傳承,同時還邀請美術、雕刻方面的名師大咖坐鎮“大師講堂”面向廣大群眾開展石頭鑒賞等知識講座,普及群眾的石文化知識,年參與群眾達800人次。三是開展石文化研學旅游。社區學校和龜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依托銘粹石雕省級鄉村博物館、中國印林、泰順石主題文化公園、開辟了一條集泰順石研學、石雕體驗、文創品展銷于一體的“石尚花開”研學旅游路線,于研學旅游為一體的研學路,讓品牌建設賦能鄉村振興。
點“石”成金,展示品牌建設成效
“石尚龜湖·智匯學堂”終身品牌建設以來,點“石”成金,實現了社會經濟效益雙盈。一是培養了石雕高技能專業人才。學校通過專項培訓和“師徒制”傳幫帶,全方位推進石雕專業技術人才的培養、使用和激勵工作,不斷構筑人才孵化高地,為當地社會經濟發展和鄉村振興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先后涌現出中國石雕工藝美術大師2人、省級石雕工藝美術大師5人,培訓學員入選縣高級層次人才10人,143名學員成為本區域石雕工藝作品經營示范戶。二是助力泰順石產業振興發展。石文化氛圍的營造、石雕后備人才的培養、石旅研學融合發展不但補齊了泰順石文化發展存在的高技能人才不足的短板,還促進泰順石產業發展。石文化旅游節、石雕作品展銷節等活動開展,為200余位村民提供就業崗位,帶動石農人均增收2萬元以上,實現“美麗工藝”向“美麗經濟”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