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紹興文理學院相關負責人一行來到上虞區職業教育中心,雙方就機器人工程“3+4”中本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進行研討論證,合力探索優化人才培養體系。
紹興文理學院教務處處長方小利、招生與就業處處長葉偉強、機械與電氣工程學院黨委書記陳文平及學校相關負責人、上虞區教體局黨委委員副局長劉炯炯、區教體局職成科負責人、區職教中心黨委班子成員,學校教務處和機器人專業負責人等參加會議。論證會由區教體局職成科科長汪月忠主持。
“中本一體化”,俗稱“3+4”,前3年在上虞區職教中心完成中職階段學習,通過“文化素質+職業技能”全省統一考試后,直接升入紹興文理學院機器人工程專業學習,學制四年,畢業后取得全日制本科學歷證書和學位證書,實現中本貫通,聯合培養,一體化管理。
論證會上,上虞區職教中心黨委書記甘建國代表學校致辭,簡要介紹了學校概況、辦學理念和近年在專業建設、師資培養等方面取得的主要成績。房永亮校長從九大方面詳細匯報了學校的中本一體化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紹興文理學院機械與電氣工程學院黨委書記陳文平強調,紹興文理學院機電學院是全紹興文理學院專業教學評比第一、學生滿意度評比第一的專業學院。其中,機器人工程專業被列入省尖兵項目,年投入1500萬,投入力度大,師資力量雄厚,并不斷加強學生教學管理,提高考研比例,促進專業學生的高質量就業和高質量發展。
紹興文理學院機械與電氣工程學院教授方益明指出,機器人工程專業是新興專業,專業建設參考了哈工大、浙大、浙工大等高校,多次研討修改后確定培養方向。專業從三個方面展開:一是“鞏固其基礎”,專業以機械臂為基礎,展開機器人教學;二是“野蠻其體魄”,專業在基礎上進行豐富擴展,開展復合機器人教學,包括移動平臺基礎上輪式、履帶式機器人開發等;三是“文明其精神”,專業結合人工智能,形成機器人智能教學方向,包括環境識別、自動避障、尋路等。
紹興文理學院教務處、招生與就業處、機械與電氣工程學院等相關負責人從中本一體化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培養目標、培養思路、入學條件、課程體系、考核評價、學制學位、畢業要求、保障條件、招生宣傳等多個方面與區職教中心展開了深入的研討交流。
會上,上虞區教體局副局長劉炯炯表示,“3+4”項目落地職教中心“深感榮幸,深感壓力,深情回報”。劉炯炯指出,與紹興文理學院結親,意義非常重大,拉高了區中職學校辦學層次;同時深感學校肩上教學擔子更加沉重,中本班學生每學期要參加普高語數外統測,學校的相關教學政策與考核要傾斜,確保教學成效;他強調職教中心要把這40名學生培養好,最終實現“3+4”>7的效果,向社會輸送更高質量的學生。
紹興文理學院教務處處長方小利提出三個要求。一是落實好中職和本科聯動教學,本科教師盡快融入中職教學,健全機制,定期研討、反饋;二是加強招生宣傳,提升中本一體化生源質量,還要抓好日常教學監管,要以提升學生的高考成績為目標開展教學和培訓;三是要充分發揮中本一體化的優勢,凝練更好的教學成果,打造特色樣板。
會前,紹興文理學院考察組一行還實地參觀了區職教中心創客工場、青瓷基地、電商基地、工業機器人實訓室等現代化專業實訓工場,對學校的辦學條件予以充分肯定。
據悉,“3+4”中本一體化省級試點的啟動,是上虞區職教中心推進職普融通,打通中職直通本科“斷點”,完善現代職業教育人才培養體系的一項重大舉措,是通過“長學制”培養高端技術技能人才的一項創新實踐,為學生提供多樣化成長成才渠道,具有重要現實意義。本次雙方合作試點的專業是機器人工程專業,能精準把握區域經濟特色,對接地方先進制造業產業,積極賦能新質生產力,為地方經濟發展提供人才支撐。(上虞區職業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