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為序啟征程,奮楫前行譜新篇。為全面部署新學期工作,8月28日上午,杭州市臨平職業高級中學在邱山校區召開2024學年秋季開學教職工大會,校領導班子與全體教職工參加會議。本次會議由副校長吳燕麗主持。
會議伊始,由吳燕麗宣讀相關人事任免的文件,并介紹新成員。
校長丁衛東對全體教職員工過去一學年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謝,并對新入職的教師們表示熱烈的歡迎。丁校長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新學期工作思路解讀。
全面理解教育高質量發展
對黨和國家政策的學習和理解:
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說明在黨的十八大以來,教育綜合改革、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改革一直在進行中,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職業教育的成就體現在四個方面:形成獨具特色的中國職教模式,核心為“五個堅持”;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布局基本成型;職業教育社會認可度顯著提升;職業教育為產業發展提供堅實支撐。
學習教育部部長懷進鵬“少而精”的中職教育理念
“少而精”不是減少規模,而是優化資源配置,提升教育質量。需注重教育質量和個性化服務,培養專業技能人才。在學校、專業、課程、學生層面實施具體措施,注重內涵式發展,提升辦學水平。
學習教育部副部長吳巖的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措施
做實“一體”:探索省域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的改革試點。
建強“兩翼”:布局市域產教聯合體,建設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
辦好三件大事:謀劃“新雙高”建設,推動“職教出海”,舉辦世界職業技術教育發展大會。
打通“四鏈”:實現教育鏈、人才鏈、產業鏈、創新鏈的內部融通和相互打通。
打造“五金”:推動職業教育大改革,包括金專業、金課程、金師資、金基地、金教材。
學校的立場和行動
學校應堅定立場,全面理解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性,并將其作為核心要義,堅持立德樹人,推動產教融合,深化內涵建設,旨在辦成人民滿意的中職學校。本學年是全面提升質量年,標志著向“雙優”階段邁進。應踐行舉措,明確提升領域,制定具體措施,確立標準,并探索“五金”實施路徑,確保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每一步都堅實有力,推動學校向高質量、有特色的目標穩步前進。
下一階段的工作重點
為實現“辦一所能影響一座城市的學校”的新目標,學校以內涵建設為核心,構建學校發展的“四梁八柱”,并明確六項核心要義:躬耕樂道、文風浸潤,移步有景、人景相融,尊重人格、敬畏自然,學術嚴謹、精神自由,融合產教、人才匠心,鮮明特色、社會推崇。我們確立了行動綱領,塑造學校精神,提煉學生內質,定位教師團隊,打造高三文化,并創建“五步劍道”育人體系,旨在促進產城人融合,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鑄就教育典范。丁校長就學校具體工作的實際情況提出以下三方面要求:
提升校園空間的自然性品味
臨平職高致力于將校園打造成知識殿堂與心靈棲息地,通過精心策劃和利用改造機會,將自然理念融入兩個校區的地理和人文環境中。我們追求的不僅是外在的精致,更是師生心中的經典,通過合理布局和精心設計,營造自然和諧的學習環境,讓師生在寧靜舒適中激發創造力和想象力。
打造美美與共的同伴共同體
學校應強調人與人關系的處理,提倡與同事和諧相處,珍惜緣分,樹立謙和禮讓的文化氛圍。對學生,應秉持良心教育,關心關愛,做好陪伴者。同時,需重視服務性,行政管理部門要服務教師的專業成長,后勤保障部門要關注師生的日常生活,共同打造溫馨的校園環境。通過構建美美與共的同伴共同體,凝聚共識,推動學校穩定發展,實現教育目標。
實現教育教學質量的新跨越
本學年,學校以“全面提升質量”為核心目標,涵蓋德育安全、教學管理、科研工作和群團活動多維度深層次內容,深入思考去理解和踐行。
德育安全工作要常抓不懈
學校需結合學生的自身特點和實際需要,為學生的成長保駕護航,培養其優良品德和安全意識,設計主題活動來鍛煉學生,培養學生更好地參與社會性活動,提升綜合能力。
教學管理工作要不斷創新
根據學校的專業特色和市場需求,優化教學方法和課程設置,提高教學質量,結合區域產業特點,加快專業流轉。夯基礎,抓突破,“五金”是今后的工作風向標,要以課堂為主陣地,積極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根據不同的賽道進行專門化設計。
科研工作要探索新方法,形成新成果
科技研究工作要面向師生,根植本土,追隨“五金”,鼓勵教師結合區域特色和發展趨勢,探索教育教學的新方法、新途徑,形成新成果。
群團工作要凝聚力量,共促發展
學校通過舉辦活動,加強學校管理,產生更大的凝聚力和影響力。促進師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提高主人翁意識,展現臨職師生的時代新風貌,更進一步發揮教代會、婦委會以及民主黨派教師的作用,群策群力,靶向推進。
歲月不居,初心不改。隨著新學期的到來,臨平職高站在新的起跑線上,面對新的挑戰。將以“全面提升質量年”為行動指南,以持續推進金專業、金課程、金師資、金教材、金基地的五金建設為今后的工作重點。團結一心,步調一致,為實現“辦一所能影響一座城市的學校”的辦學目標,續寫臨平職高的輝煌篇章。(杭州市臨平職業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