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開健,大田劉社區駐村醫生、大田社區學校兼職康養教師。他是一個位卑未敢忘憂國、無私奉獻,熱心服務社區的村民健康領航者。
心有大愛,行有大德。劉開健,就讀于嘉興學院,畢業后就職于臨海市大田劉村衛生室,是大田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駐村醫生。他經常說:“既然選擇了醫生這個職業必須全身心地投入,這樣才能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劉醫生有高度的責任心和事業心,工作認真負責,一絲不茍。他所在的駐村衛生室是大田街道轄區最大的村,常住加流動人口達 4 千余人,他愛崗敬業,扎根在農杜最基層衛生服務,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嚴格執行規定的收費標準,堅持從正規渠道進藥,不開大處方,不亂收費,讓社區花小錢,就能放心就醫。對群眾熱情,關心,耐心聽取病人描述病情和痛苦。分析他們的需求和意見,時時急病人之所急,痛病人之所痛。不管是寒冬還是酷暑,白天還是夜晚,下雨還是下雪,上班時還是下班時,社區居民隨叫隨到,無怨無悔。疫情期間,有時一晚出診數次,一夜都睡不上覺;有時剛端上飯碗,就被村里病人叫去,就是春節期間,也沒清閑過,更談不上平時節假日休息,真正是基礎社區的“及時雨”,曾有人問,這么沒日沒夜,圖的是什么,即沒有高的收入,也沒有政治地位,他回答:“服務社區居民,是我這個駐村醫生的職責。”
終身學習,授人以漁。作為基層衛生室醫生,劉開健發現每年都有幾位村民因為不知道心源性猝死的黃金搶救時間、方式而死亡。于是他利用一年時間參加臨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同質化培訓、臺州市紅十字二級應急救護師資等培訓,獲得浙江省紅十字二級應急救護師。學以致用,回來劉開健馬上開展“人人學急救、急救為人人”應急救護知識與技能宣教活動。他加入社區學校的志愿者,進入各個村文化禮堂,進入中小學、工廠等,通過一場又一場的宣講,采用“理論+實操”的教學方法,講解心肺復蘇的必要性和“黃金四分鐘”,利用 PPT 將仰頭舉頜、開放氣道、心肺復蘇、人工呼吸、復原體位等 CPR 操作步驟和相關注意事項進行詳細講解,并利用模擬人手把手指導學生、工人、村民實踐操作,對按壓位置、力度、動作要領不到位及時糾正。演示“海姆立克急救法”“常用的外傷包扎止血法”。自 2023 年以來,共計開展應急救護講座 60 場次,應急救護培訓 6000 人次,發放宣傳資料 6000 余份。生命無價、急救有道。為提升學生、村民健康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宣傳者”劉開健忙碌而快樂著!
健康教育,全民學習。2002 年非典、2004 年禽流感、2019 年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對衛生應急健康素養教育不夠深入,村民缺乏基本的防范意識、知識和技能缺陷等問題。因此,全面提高村民的健康素養和衛生應急素養,增強村民的自我防范意識和防護能力迫在眼前。劉開健,每月不定時地去大田劉社區、橫街社區、山前社區等為村民義務普及健康教育知識。已經堅持了 8 年之久。新冠疫情最嚴峻的時候,他經常早早來到基層社區,掛橫幅、整宣傳資料、準備好投影機器,開始一場疫情防控基本知識講座,附近村民戴著口罩,前來聽講,或向他咨詢各自的問題。劉開健醫生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廣大村民講解了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十條防范措施:不麻痹、戴口罩、打噴嚏、講禮儀、勤洗手、常通風、一米線、打疫苗、有癥狀、早就醫知識。疫情過后,他針對聽課人群開展各類宣講活動,有高血壓病的危險因素及防治知識、中醫養生保健知識、并倡導大家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講座過后,劉開健醫生對現場村民提出的問題進行了詳細地解答。社區居民的“及時雨”,村民健康的守護者。劉開健的事跡被中新網、中國報道、中國紅十字會、中國農網、中國農業農村部、學習強國、鳳凰網、浙江日報、浙江發布、臺州日報、臺州電視臺等媒體多次報道。并獲獎無數,2020 年第一季度榮獲“臺州好人”、2021 年 12 月榮獲“浙江省五星級紅十字志愿者”獎、2022 年 6 月榮獲臺州市第二季度“臺州好人”獎、2022 年 10 月榮獲臨海市第七屆“道德模范”獎、2023 年 10 月榮獲臺州市“百姓學習之星”獎、2024 年 3 月榮獲民進臨海市先進個人“優秀會員”獎、2024年 3 月榮獲民進臺州市先進個人“優秀會員”獎。
水,激石剛鳴;人,激志則宏。 他把陸游的這句“位卑未敢忘憂國”作為自己的座右銘,他更是百姓的學習之星,守護之星,模范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