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加強與兄弟地市的教學交流,推進以“設計一堂課,說好一堂課,上好一堂課,評好一堂課,反思一堂課”為載體的“五課”活動,提升教師的專業教學素養。11月19日至21日,樂清、臺州、寧波、杭州四地中職機械專業說課展示交流活動在樂清市柳市職業技術學校成功舉行。
杭州市富陽區職業高級中學鄭宏老師的說課設計圍繞“曲柄滑塊機構”,面向中高職三年級數控生。創新采用五一教學模式,借樂高、Link軟件等,課前探問題預習,課中樂高搭建探機構,軟件仿真析特性,課后完善應用。學做合一,依企業需求,數形分析,建立評價樹,數據驅動,服務職教企業。
寧海縣第一職業中學戴瑋老師的說課設計以“n型移栽機械手裝置”為核心,依國規教材面向高二數控生。創新采用三線融合四環驅動,課前利用慕課預習,課中借創新教具剖析探究,運用微課平臺理解知識,突破重難點,課后拓展數字化設計制造。校企合作,智慧評價,思政融入,多手段創新教學。
紹興市柯橋區職業教育中心樂微老師的說課聚焦黃酒灌裝線系統,針對高二數控生,融合多元于黃酒館。創新“三站”“六學”,課間推資源,課中借閥體仿真、VR等,小步教學,特色教具軟件破重難點,手拉手課堂融多元素,技崗對接,思政貫穿,傳承文化,提升素養。
慈溪技師學院戚恩平老師依靠焊工標準選教材,面向30人焊接班。創新引入世賽元素,研發智能軟件速定焊接參數,VR破難點,Go PRO與平板助實操,工位配屏可查缺。短視頻促學,世賽設備全流程量化評價,多手段融合提效增質,特色鮮明。
寧波第二技師學院王崛老師的說課以金屬打印支撐設計為主題,參考高教社教材并生成校本教材,面向增材制造專業三年級學生。創新在于師生動態智能引領教學,重構企業環節,實驗、翻轉課堂等多法并用,理虛實融突破重難點,通過直播車觀操作,多維評價,賽后拓展促提升。
寧波市鎮海區職業教育中心學校李旭臣老師的說課以人形機器人RV減速器安裝調試為主題,選高教社教材,面向中高一體化高三學生。依環節教學,5G平臺助力環形螺釘安裝,企業測評平臺引崗入課,多元評價,虛擬與現實交互,培養多元能力與工匠精神。
瑞安市塘下職業中等專業學校陸黎明老師說課圍繞數控銑床鏡像指令,面向中高職二年級學生。創新采用項目引領、任務驅動,三段六環路徑,課前多平臺自學,課中情境探究破難題,利用AI助手,課后拓展。課崗融合,信息技術賦能,任務表單主導,提升學生綜合能力,培育數字工匠。
溫州市職業中等專業學校林丙好老師的說課聚焦“汽車半軸外球籠保持架外球面加工檢測”,選數控教材,面向中高職學生。創新采用任務驅動,課前測學情定目標,課中借自研工具突破打表難點,多法解表面粗糙度問題并質檢,課后拓展技能。產教融合,新工具助力,適應產業需求提技能。
余姚技師學院唐彧愷老師的說課設計緊扣“奧運杠鈴片法蘭加工”,針對高三數控生,以奧運盤為載體重構課程。創新運用雙線六環策略,融合企業工藝與刀具,借微課、AI助手等助力教學,連線企業導師,分組實踐,多元評價。學為中心,融奧運精神與工匠文化,架起素養提升橋梁。
玉環市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楊帆老師說課聚焦魚面敲打棒固定板加工。創新升級PPL模型,依靠企業建評價體系。以真實項目設四大環節,課中多手段教學,核心環節精析工藝。開發融媒體教材,用虛擬學分幣,借信息化達成教學評做一體,促融合,提能力。
各位選手精彩紛呈的說課展示結束后,迎來了諸位專家評委細致入微、深刻精辟的點評。
寧海縣第一職業高級中學特級正高教師應龍泉、臨海市高級職業中學李文憑、龍游縣教育局教科室章悅、龍泉市中等職業學校泮珊珊老師,認為選手的選題源自真實,如涉本地產業,切實際;信息化多元融合,AI、慕課等助力,化抽象為具體;PPT巧嵌地域文化與思政,展底蘊、育品德。創新之舉為教育注入活力,成教學革新范例,引眾師借鑒,助教育提質。
溫嶺市職業技術學校特級正高教師王崗、嵊州市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吳鎧波、余姚市職業技術學校姚炯炯深入剖析了各位選手的作品,認為教師們緊扣教學核心,戚老師自研軟件獨具匠心,創新探索助力教學突破;王老師巧用圖片,開啟多元教學思路;李老師題目立意高遠,引導深度知識挖掘。同時,也提出期望,在PPT制作、板書設計、課時規劃等方面仍有精進空間,評價體系需更清晰,學情分析與互動展示應更精準深入,讓教學展示更趨完美,進一步提升說課成效與教育品質。
寧波市職業與成人教育學院正高教師顧淑群、瑞安市塘下職業中等專業學校特級正高教師鄭小勇、溫嶺市職業技術學校陶慧、樂清市教育研究培訓院江德緒老師,以“真善美”點評選手的作品,教師們以真項目為基,如鞋底模等項目各有特色,且部分教師善表達、精呈現,像李敏的企業標準與崗位畫像融合,夾具接軌生產等創新亮點頻出,并倡導追求整體和諧美,主動教研,助力教學升華。
在本次教研活動中,各位選手的說課展示無疑是整個活動的核心亮點。他們不僅通過精心設計的課程內容與生動的教學手法,充分展示了個人對學科知識的深刻理解與獨到見解,更將教育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為在場的每一位教師呈現了一場場精彩絕倫的教學盛宴,促進了教學思想的碰撞與融合。通過此次教研活動,我們不僅加深了對現代教育理念的認識,還從中汲取了豐富的教學智慧與創新思維,為今后的教學實踐與教學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撐。相信這樣的活動將持續激發我們的教育熱情,推動教學質量的不斷提升,共同為培養更多優秀人才貢獻力量。(楊宏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