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杭州市上城區望江街道社區學校與凱旋街道社區學校攜手,共同開啟了一場意義非凡的文化素養培訓。來自轄區的文教委員、景華小學專職美術教師、轄區機構教師、社區好老師以及浙江老年開放大學上城學院國畫班教師、中國美院師生等50余名兼職社區教育工作者,齊聚于望江街道萬泰城,全身心投入到“2025年社區教育兼職工作者人文素養培訓”之中。
為了讓本次培訓達到最佳效果,主辦方上城區社區學院、萬泰美術館特邀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學院教授、巴黎索邦第一大學藝術史博士黃河清親臨現場授課。黃教授在學術界久負盛名,其深厚的學術造詣和獨特的教學風格備受贊譽。培訓伊始,黃教授便以獨特的“以圖證史”方式吸引了在場所有人的目光。他精心準備了大量詳實且珍貴的圖像資料,這些圖像猶如一把把鑰匙,打開了通往歷史文化長河的大門。
在講解過程中,黃教授通過一幅幅精美的圖片,生動且深入地闡述了中華文明借助多樣文化載體,如何跨越千山萬水,對西方藝術與科學產生了深刻而持久的影響。從古老的絲綢之路貿易帶去的精美絲綢、瓷器,其獨特的工藝和藝術風格在西方掀起了一陣“中國風”,影響了西方的繪畫、裝飾藝術等領域;到中國古代的造紙術、印刷術傳入西方,為西方知識的傳播和文化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撐。黃教授的講解深入淺出,讓原本晦澀難懂的歷史文化知識變得鮮活起來,使在場的社區教育工作者們仿佛穿越時空,親眼目睹了中華文明在世界舞臺上綻放光芒的壯麗景象。
此次人文素養培訓,進一步開拓社教干部的文化視野。通過深入了解中華文明對世界文化的貢獻,極大地提升了社教干部們的文化自信。對于社區教育工作者們來說,提升文化自信不僅僅是個人層面的成長,更意味著他們能夠更加堅定地在社區范圍內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來自凱旋街道景芳社區的文教歐陽經韜表示,在未來的工作中,將以此次培訓為契機,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際教學和社區文化活動組織中。無論是在老年大學、青年夜校的國畫課堂上,還是在社區組織的各類文化講座、活動里,都將努力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望江街道近江西園社區文教占小君表示,黃河清教授的精彩講座,令人受益匪淺。那些跨越時空的文化交流與碰撞,讓我深深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與強大生命力,極大地增添了我們的文化自信。今后我將把這份文化自信轉化為實際行動。在社區活動里,多多設置傳統文化的相關內容。希望通過這些活動,讓社區的每一位居民都能深入了解傳統文化,從中汲取力量,對我們的文化更加充滿自信與熱愛,共同營造一個充滿濃厚文化氛圍的社區環境。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培訓并非孤立的一次學習活動。它是望江街道社區學校和凱旋街道社區學校聯動系列培訓的重要一環。此前,兩校已針對社區教育工作的痛點和難點,邀請浙江省廣電局監測評議中心副書記兼副主任,主任記者王千鈞、浙江日報報業集團圖片中心主任記者葉寒青,在凱旋街道開展了“新聞撰稿”“宣傳攝影”專題培訓。這些培訓活動層層遞進,逐步提升社教兼職教師的綜合能力。從更宏觀的角度來看,社區文化建設是社會文化發展的重要基石。這些社區教育工作者們的學習提升、積極行動,將為社區文化建設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進而為社會文化發展貢獻更為堅實的力量。他們就像一顆顆文化的種子,在社區的土壤中生根發芽,茁壯成長,最終形成一片繁茂的文化森林,為整個社會的文化繁榮添磚加瓦。相信在一系列培訓活動的持續推動下,望江街道和凱旋街道的社區教育工作將邁向新的高度,為居民帶來更加豐富多彩、高質量的文化生活。(王麗 倪艾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