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第八屆產教融合課程建設研討會上,溫州市第二職業中等專業學校作為全國唯一受邀中職學校代表,由社會服務處主任孫嫻老師以《混合學街:契約化與市場化驅動下的產教融合創新實踐》為題,分享了學校在產教融合領域的突破性探索,引發與會專家高度關注。
中職教育在升學轉型背景下,以人力資源輸送為核心的傳統合作模式逐漸失效,亟需尋找校企之間新的利益平衡點以建立穩定的、可持續的合作關系。為此,學校提出“虛擬租金·等值互換”創新機制,盤活校內閑置場地資源,吸引7家行業龍頭企業入駐,聯合數字影像技術、形象設計兩大特色專業,共建“混合學街”產教融合實訓基地。
通過三大核心舉措實現突破:一是規范合作流程,引入第三方租金評估、公開招標及校監委監督機制,規避國有資產流失風險;二是市場化要素定價,將教育資源轉化為可量化、可交易的市場標的,明確校企權責邊界;三是實踐教學升級,對接企業真實項目重構課程體系,打造“化妝造型+攝影攝像+后期制作”跨專業校企融合型師資團隊,讓學生在真實場景中完成“真項目、真實踐、真評價”。
“混合學街”模式已取得顯著成效,校企共開設了9門雙師共導課程,企業每周為學生提供16—20個實訓崗位,每年實訓學生達924人次,育人質量顯著提升,學生獲獎成倍增長。并且,聯合浙江工貿學院及優質企業,試點“中高企一體定向人才培養”,實現學生“入學即簽約、畢業即高質量就業”。
“混合學街”模式以“市場信號替代行政指令、契約精神替代人情維系、持續增值替代資源消耗”為核心理念,成功打通教育鏈、產業鏈與價值鏈,為全國中職院校破解產教融合難題提供了可復制的實踐經驗。未來,學校將持續深化校企協同創新,助力職業教育與區域經濟共生共榮。(孫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