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一切,都是遇見。就像冷遇見暖,就有了雨;春遇到冬,有了歲月;嘉興市建筑工業學校里最美好的遇見,莫過于為孩子們撐起愛的天空。在這個地方,它們不僅僅是空間上的集合,更是心靈的港灣,給予我們溫暖、力量與歸屬感。怎樣的緣分,讓班主任與40多位孩子在一個班級相遇,一起度過人生最美好的三年?我們一起走進校文明班級,聆聽班主任說班級的故事。
23樓宇大專1 班主任:儲佳依
藏在班級里的成長密碼
在陽光灑滿教室的日子里,我和我的學生們一起,悄悄種下了一把特別的“成長密碼”。這把密碼,藏在每一次班干部的成長蛻變里,藏在班級生活的點點滴滴中。
還記得剛開始帶班時,我就琢磨著,怎么才能讓班級管理不那么冷冰冰,讓班干部成為大家心里溫暖的存在?于是,我開始帶著孩子們一起,用責任和關懷編織屬于我們班級的獨特故事。
在我們的班級里,大家都把這里當成了第二個家。每天清晨,晨讀督導的班干部用清脆的聲音喚醒大家的活力;勞動委員仔細檢查每一個角落,不放過一片紙屑。我們有本神奇的《班級日志》,上面密密麻麻記錄著電燈是否關閉、桌椅是否整齊這些小細節,就像記錄著家里的瑣碎日常。還有那個充滿秘密的“心情樹洞”,同學們會把煩惱輕輕放進里面,等待溫暖的回應。每周,我們都會召開“家庭會議”,沒有嚴肅的規章制度,只有像“異地上課記得整理桌面”“下雨天別忘帶雨具”這樣貼心的提醒。慢慢地,大家都學會了像守護家一樣守護班級,責任和關懷在不經意間生根發芽。
學校的各種活動,在我們班就像一場場精彩的冒險。 重大活動時,我們采用項目認領制,讓每個班干部都能大展身手。有一次運動會,體育委員不僅忙著組織訓練,還參與到開幕式節目編排中;文藝委員則發揮創意,為籃球比賽策劃獨特的戰術。更有趣的是,我們會安排角色互換,讓大家體驗不同崗位的樂趣和挑戰?;顒咏Y束后,我們圍坐在一起,分享那些“感動瞬間”——是遞水時的默契眼神,是進球時的歡呼雀躍,就連失誤也變成了“下次我們一定做得更好”的美好約定。就這樣,班級成了大家共擔風雨、共同成長的溫暖港灣。
當然,班級生活里也少不了小插曲。但在我們這里,每一個麻煩都是成長的契機。有一回,兩位同學因為小事起了爭執,班干部立刻化身“老娘舅”,一邊耐心安撫雙方情緒,一邊及時告訴我情況。還有一次,有同學意外受傷,班干部二話不說,護送同學去醫務室,同時第一時間通知我。為了讓大家在面對突發情況時更從容,我們定期開展“情景劇場”演練。大家會模擬沖突調解、突發救護等場景,從一開始的手忙腳亂,到后來能冷靜處理,每個人都變得越來越有擔當。
漸漸地,我驚喜地發現,班干部們學會了用敏銳的眼睛觀察同學的需求,用溫暖的話語傳遞關心,用實際行動扛起責任。曾經那些看起來冷冰冰的規章制度,在大家的努力下,變成了充滿人文關懷的成長指南。這串用溫度和責任鑄就的“成長密碼”,正凝聚成一股強大的力量,帶領著我們的班級,朝著明亮的方向,一路向前!
23樓宇大專2 班主任:江璐
心之所向,行之所往——小班級里的大成長
管理之道:讓每個聲音都被聽見
我們班級每周都會撰寫一篇周記,作為班主任,我負責將這些“心聲”進行分類整理,在接下來的日常管理工作中不斷進行調整。
班級公約的制定是班級共同遵守的行為準則和規范,它不僅有助于營造一個和諧的學習環境,還能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尊重和理解。民主方式制定班級公約,確保每個人的意見和建議都能得到表達和考慮。
規則不是冰冷的條文,而是從學生需求里長出來的。當每個人的想法被尊重,班級便有了自發的凝聚力。
育人故事:藏在細節里的溫度
班上有一位身材高挑、瘦削的男孩小趙,他總是獨自一人。在一次批改周記時,我注意到他寫了:“來到新學校學習,感到迷茫且缺乏方向。”我沒有立即與他進行對話,而是在班會課和家長會上,對我們的建筑智能化安裝與運維專業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和闡釋,強調了職業學校的學生同樣有機會繼續深造,可以升入大學、專升本以及考取研究生。
漸漸地,他在專業課程中的表現愈發出色,展現出卓越的學習能力。他的理解力和分析力讓老師和同學們都為之驚嘆。在課堂討論中,他總是能提出獨到的見解,他的作業和項目常常成為其他學生學習的典范。從最初的班級排名36名,他逆襲成為班級第1,擔任學習委員,引領班級學習氛圍,耐心為同學講解題目,鼓勵大家共同進步。如今,他不僅是一名團員,還是部級學生會的干事。家長會上,他分享了自己逆襲的故事,自信得體,許多家長感嘆這正是我們所希望培養的樣子。與其強行改變一個人,不如給他一個“舒適”的支點,讓他自己撬動成長的勇氣。
行動密碼:把“向往”變成“日常”
“心之所向”不應僅是空洞的口號,我們班將宏觀化為“微觀”。如“每日一贊”——在晨會中,每位同學表揚另一名同學昨天的具體行為,例如“感謝小張幫我撿起橡皮”。又如“時間膠囊”——學期初,每位同學寫下目標并封存起來,到期末再打開來對照,看看誰實現了“默默的逆襲”。
班級的靈魂,存在于那些“被看見的瞬間”和“被回應的心愿”。當師生共同相信“心之所向,行之所往”,教育便成了彼此照亮的過程。
22造價大專1 班主任:信曉紅
數字筑夢 匠心啟航
精算課堂 夯實專業基石
走進22造價1班的課堂,嚴謹與專注是主旋律。面對復雜的圖紙、繁復的定額與計價規范,同學們目光如炬,思維縝密。每一次工程量的計算練習,每一次清單編制的模擬,都凝聚著他們對專業知識的孜孜以求。課上,師生互動熱烈,圍繞項目案例深入探討;課后,學習小組成為常態,大家互相校驗數據、分享識圖技巧、攻克軟件操作難關。在BIM建模室、在造價軟件機房,總能看到他們伏案鉆研的身影。在這里,“精打細算”不僅是專業要求,更內化為一種學習態度,為未來的職業生涯打下堅實的根基。
嚴謹班風 共筑和諧家園
“造價”意味著精確與責任,這種精神也深深融入班級的日常。在信老師的引導下,22造價1班形成了嚴謹務實、團結互助的優良班風。學習上遇到難題,技術能手主動答疑解惑;項目任務繁重時,團隊成員分工協作,默契配合。同學間偶有摩擦,大家也能本著坦誠、理解的原則,在溝通中化解。班級制度清晰明確,從課堂紀律到實訓規范,從值日安排到活動參與,同學們自覺遵守,養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嚴謹的班風如同堅固的工程結構,支撐起一個溫暖和諧、積極向上的集體。
實踐賦能 錘煉職業素養
紙上得來終覺淺,同學們積極投身各類實踐活動,讓知識在應用中煥發生機。專業實訓室里,他們一絲不茍地完成工程計量、計價任務,模擬真實項目流程;技能競賽場上,選手們沉著應戰,展現扎實的專業功底。走出校門,同學們積極參與專業相關的社會服務或認知實習。主題班會上,大家探討行業動態、職業道德與工匠精神;文體活動中,他們同樣全力以赴,展現出造價學子能文能武的青春風采。每一次實踐,都是對專業技能的錘煉,更是對團隊協作和責任擔當的深刻體悟。
看著同學們從青澀懵懂到日漸沉穩,從數字“小白”成長為能獨立完成項目的“小造價師”,班主任倍感欣慰,希望同學們銘記“精、準、誠、毅”的專業精神,在未來的工程天地里,用數字詮釋責任,用匠心筑造夢想。
22造價大專3 班主任:劉君偉
以心育人,共筑成長階梯?
班級管理的道路上,我始終堅信“教育不是灌輸,而是點燃火焰”。2023 學年,我帶領的班級榮獲校級文明班級,這份榮譽的背后,是一套以學生為中心、以育人為根本的班級管理體系。
?
班級管理方面,我推行“自主管理 + 精準引導”模式。民主選舉組建班委,每位學生都能在班級事務中找到自己的角色,從衛生監督到活動策劃,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與責任感。同時,建立班級成長檔案,記錄學生日常表現與點滴進步,定期進行個性化反饋,既肯定優點,也提出改進建議,幫助學生明確努力方向。?
育人過程中,我注重“文化浸潤 + 實踐賦能”,精心打造班級文化墻,展示學生的優秀作品與成長目標,營造積極向上的氛圍;開展“每月一主題”德育活動,如感恩教育、團隊協作挑戰等,讓學生在實踐中感悟、成長。面對學生的個體差異,我堅持“因材施教”,針對不同性格、學習能力的學生制定個性化輔導方案,用耐心與愛心陪伴他們突破自我。?
教育是一場溫暖的修行,我愿以匠心守初心,用科學的管理方法與真摯的育人情懷,為學生搭建成長的階梯,助力他們在青春的舞臺上綻放光彩。(邵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