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推進德育工作,助力學生身心健康成長,本學期浙江開放大學臨平學院高一(2024級)年級開展了新班主任班會課評比活動。本次比賽圍繞情緒管理、人際交往、自我認知等 5 大成長主題,通過 “備課—磨課—授課—評課”全流程教研,助力班主任提升德育實效。各位班主任精心設計、巧妙構思,圍繞學生成長中的熱點問題,呈現了一堂堂精彩紛呈的主題班會課。讓我們一同回顧這些充滿智慧與溫暖的課堂瞬間!
2406金融事務班 趙雨成《有效情緒管理——做情緒的主人》
趙雨成老師精準對接學生日常情緒管理困惑,通過創設真實的情景模擬、剖析典型的情緒案例,引導學生科學認識情緒的本質、類型及其影響。他的課堂強調互動體驗與實踐應用,提供了如深呼吸法、換位思考等一系列實用性強、操作性高的情緒調節技巧,引導學生在輕松、支持的氛圍中學習與情緒共處,掌握主動權,努力成長為心態陽光、情緒穩定的少年。
2410班 劉栩吟《人際交往藝術——五彩青春澆灌友誼之樹》
劉栩吟老師通過問卷對全班44名同學進行課前調研,發現93%的學生報告進入高中以來經歷1-2次人際沖突的現狀,折射出青春期敏感期與集體生活深度碰撞的獨特教育場景。在課中,劉老師通過情景劇展演、小組合作、角色扮演等多樣化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非暴力溝通”技巧,理解友誼的真諦。課堂上學生參與度極高,在歡聲笑語中收獲了珍貴的人際交往 “金鑰匙”。
2401班 涂敏《自我探尋之旅——自我認知賦能成長根基》
懷著“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的深切責任感,涂敏老師化身學生成長的“引路人”,奉獻了一堂極富巧思與愛心的班會課。她創新運用“多維鏡像”自我剖析、觀看勵志視頻、參與“神奇漂流紙”匿名互動、聆聽父母/師長訪問音頻、真誠回復成長信件、欣賞主題短片等多種形式,循序漸進地引導班級學生建立積極、正向的自我認知,學會悅納自我,激發內在潛能,努力將深刻的自我認知轉化為堅實的成長動力。整堂課字里行間、活動細節處處滲透著涂老師對學生深切的關愛與殷切的成長期許,其用心用情的教學展現了深厚的育人功底,效果顯著。
2409 班 孫墨丹老師《花開應有時——青春期教育》
孫墨丹老師敏銳聚焦班級管理中普遍關注的青春期情感萌動問題,通過組織觀看貼近學生實際的情景劇、開展深入的小組討論并結合自身科學理性的引導點撥,使學生們在輕松愉悅、張弛有度的課堂氛圍中清晰認識到過早涉足情感的潛在影響與界限,并為他們提供了正確處理異性交往的實用方法與積極建議。學生們思考積極、討論熱烈、問答踴躍,參與度極高,孫老師直面問題的勇氣、巧妙的活動設計以及顯著的引導效果也得到了聽評課專家老師的專業指導和充分肯定。
2402 班 趙也老師 《發現小確幸 遇見好心情》
趙也老師以“幸福來敲門”“認識小確幸”“探索小確幸”“發現小確幸”為清晰脈絡,精心設計并實施了豐富多樣的互動環節,自信大方、沉穩干練且語言幽默可愛的她,成功引導學生主動關注、捕捉并分享生活中的點滴美好,有效培養了學生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切實增強了其日常幸福感和滿足感,深化了對生命價值的珍視。學生們深度參與其中,樂在其中,收獲滿滿,這堂充滿溫馨與活力的班會課贏得了評委組專家老師的肯定。
本次新班主任主題班會課評比活動,生動展現了我校高一年級組新生代班主任扎實的專業素養、飽滿的教育熱忱、創新的育人思維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每一節精心打磨的班會課,都凝結著班主任的育人智慧與心血;每一次真誠有效的師生互動,都在為學生的青春成長注入溫暖而堅定的力量。
當班會課的鈴聲落下,那些被用心記錄在成長手冊里的“情緒管理小貼士”“友誼保鮮法則”“自我認知清單”“幸福發現指南”“青春期交往錦囊”……已如同飽滿的種子,播撒進孩子們的心田。這正是德育最美的模樣——它不在于宏大敘事的灌輸,而在于日復一日的浸潤滋養,在于為年輕的生命悄然種下那些終將在歲月洗禮中絢麗綻放的希望之花。(浙江開放大學臨平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