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寧波市北侖職業高級中學“企業大調研”與“暑期全體教師進企業”活動正如火如荼展開。學校通過“高層聯動+全員下沉”雙軌模式,探索產教融合新路徑,助力職教出海戰略落地,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職教動能。
走訪與調研:校企共探產教融合“深水區”
7月8日,由北侖職高黨委副書記、校長宋海浩,黨委副書記黃效賀,黨委委員、副校長何運峰、吳科杰,以及相關老師組成的12人調研組走進寧波眾勤會計服務有限公司、寧波宏盛戶外用品有限公司及寧波宏協承汽車部件有限公司三家區域重點合作企業進行調研,校企圍繞“新形勢下產教融合如何精準破局”等議題展開深度對話。
面對普職比調整、產業升級、職教出海等新挑戰、新機遇,北侖職高老師們主動“問需于企”。在眾勤會計,企業反饋隨著數字化財稅的發展,公司更需要“財稅+”的復合型人才。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宏協承也有同樣的需求,公司總經理張鋒偉表示:宏協集團與職業院校開展緊密合作的目的,除了為學生搭建就業橋梁,更重要的是滲透教學一線,讓學生掌握前沿信息,培養信息化的底層邏輯。面對職教出海新機遇,外資企業宏盛公司誠懇地希望能讓公司技術骨干參與到學校專業課的教育教學中。
探訪眾勤會計事務所
面對形勢政策的變化,職業教育只能“以不變,應萬變”。北侖職高校長宋海浩認為:產教融合是職業教育“不變”的主題,不論是“普職比的優化”還是“職教出海”戰略出臺,本質都是為職業教育“精準定位”——從“規模擴張”轉向“內涵發展”,從“閉門辦學”轉向“開門融合”。
探訪宏盛戶外用品車間
接下來,學校將以這三家企業為支點,深化三項行動:一是挖掘企業真實案例、開發財稅信息化教材,形成可復制的人才培養模板;二是共建“服裝實訓生產線”,在實訓課上嵌入企業最新技術教學真實項目;三是探索“中國職教標準”輸出,讓“北侖模式”成為中國企業“走出去” 的人才支撐。
學習與交流:讓專業教學接足“產業地氣”
今年也是北侖職高暑期全體教師進企業實踐活動的第14個年頭。4大類專業,170余名教師,奔赴22家企業,以“邁入企業生產線,增強職教適應性為主題開展為其三天的跟崗實踐,重點學習新技術、研究新工藝、掌握新標準。
在海天集團,老師們正跟著工程師學習一體化壓鑄技術,他們將壓鑄參數、質量檢測等關鍵環節一一記錄下來,以便返校后學以致用;在龍星物流,老師們切實體驗了智能叉車系統的科技感,為智慧物流AGV崗課一體人才培養奠定了實踐基礎;宏盛公司車間里,史時輝老師操作著最新的制版制圖機器,他表示將把機器使用中積累的注意事項整理成教學素材教給學生,幫助學生提升實戰能力。
“教師是企業與學校之間的‘橋梁’,只有教師‘懂產業’,才能培養出‘用得上’的學生。”北侖職高外聯處分管副校長吳科杰介紹,本次實踐要求每位教師提交實踐報告,確保實踐成果反哺教學。據統計,去年暑期實踐后,學校征集到企業實踐論文60余篇,新增校企技術服務案例10個,校企聯合開發多本教材。
從企業調研到教師實踐,北侖職高正以“走出去、學進來、促融合”為導向,不斷推進產教融合走深走實。未來,學校將把企業問題變成學校任務,繼續推動職業教育與產業需求精準對接,讓“中國職教標準”護航北侖企業出海,真正實現“產教同頻、人才留侖”。(邵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