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寧波市北侖區大碶街道金泉社區關工委聯合北侖區人民法院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校園法制教育課,由北侖區人民法院法官高瑤瑤主講,通過“動畫觀影+法律知識講解”的創新形式,為社區青少年筑牢法治防線。
活動中,孩子們首先觀看了校園霸凌主題動畫短片。短片以校園生活為背景,通過“小林被欺凌”的真實案例,生動展現了肢體暴力、語言侮辱、網絡排擠等霸凌形式,并穿插法律條款解讀,讓孩子們直觀感受到霸凌行為對受害者身心造成的嚴重傷害。動畫結束后,高老師結合短片內容,系統講解了我國法律體系中的《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核心法規,重點闡釋了“校園霸凌”與“違法犯罪”的界限——如故意傷害、敲詐勒索等行為已觸犯刑法,需承擔刑事責任;而辱罵、孤立等行為雖未達犯罪標準,但同樣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需接受行政處罰。
互動環節中,孩子們踴躍提問:“如果被同學起侮辱性外號算違法嗎?”“遇到霸凌該找誰幫忙?”高老師以“法律+案例”的形式逐一解答,強調“任何侵犯他人人格尊嚴的行為都可能違法,未成年人并非‘法外之人’”。她特別提醒,面對霸凌要第一時間向老師、家長或110求助,切勿以暴制暴。
社區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活動通過“動畫破冰、法律筑基”的方式,讓抽象的法律條文變得可感可知,幫助青少年樹立“辦事依法、遇事找法”的法治思維。未來,社區將持續聯合司法機關,推出更多“沉浸式”普法課程,為青少年健康成長撐起法治保護傘。(陳璐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