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觀看人造衛星科普視頻和老師的講解,我們知道了我國人造衛星的發展歷程、基本構造及太陽能的應用原理,并學會了衛星模型拼搭,在陽光下進行實踐操作,觀察衛星模型的正常運行,很開心,太棒啦!”一位小朋友參加了紹興市柯橋區柯橋街道第十三期“假日愛心學校”在梅隴社區舉辦的“太陽能人造衛星模型拼搭”培訓后自豪地說。
柯橋街道“假日愛心學校”是柯橋街道關工委工作的一張“金名片”。通過連續十三年的精心打造,已成為暑假青少年培訓優質品牌項目。更是外來務工人員和新柯橋人子女每年暑假在柯橋學習、生活、增智的必選之地。
從7月7日開始,截止8月30日,柯橋街道“假日學校”覆蓋27個社區,31個教學點,受訓人數4520人。在柯橋成校開設20個班,培訓人數355人。
為辦好今年的“假日愛心學校”,柯橋街道關工委早在6月20日就聯合街道婦聯、總工會、團工委下發通知,要求各社區(企事業單位),充分利用文化禮堂、城市書房、單位活動室等場所,舉辦“假日愛心學校”,并對管理隊伍、活動內容、安全措施、各項保障方面提出了具體要求。各社區積極響應,提前謀劃落實。柯橋街道退教分會顧福林會長,多次組織召開分會班子會議,發動退休教師深入社區,發揮專業優勢,承擔教育、教學工作。
“假日愛心學校”辦學主題鮮明、內容豐富,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一是“家國情懷”教育。結合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開展愛國主義教育。通過講述日軍侵華歷史和中華民族浴血奮戰、救亡圖存的英勇壯舉,激發學生踐行“強國有我”的青春誓言,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學習。二是“科學創造”教育。通過“太陽能人造衛星模型拼搭”“運載火箭的奧秘”“基礎Python+UE虛擬引擎體驗”“AI知識講座”等培訓,引導學生熱愛科學、探索創新、追逐夢想。三是“非遺傳承”教育。通過“剪紙”“拓印”“竹編”“蓮花落唱腔”等技藝培訓,使學生領悟到非遺傳統文化的魅力,爭做非遺傳承人。四是“經典閱讀”教育。通過開展“成語探秘之旅”活動,圍繞《中國成語故事》為核心的閱讀教育,使學生較好地得到經典文本的研讀與多元互動體驗,讓文化傳承的種子在學生心中萌發。
柯橋街道關工委常務副主任毛國先說;“今年暑期的‘假日愛心學校’,我們是早謀劃、嚴落實、高起點、求創新、小班化、精管理、多場點、全街域、重育人,優質量。基本實現了預定目標。接下去,我們將認真總結經驗,在做優做強品牌上下功夫。在關心下一代工作方面,跑出示范先行加速度,書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王關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