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升班主任及青年教師的矛盾化解能力,構建平安和諧校園,日前,諸暨技師學院特邀諸暨市公安局政治處副主任陳屠軍警官,為全體班主任及 40 歲以下年輕教師開展《“楓橋經驗” 與糾紛矛盾化解》專題講座。陳警官兼具浙江省公安廳高級人才、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官等多重專業身份,其主講的同名課程曾獲紹興市精品課程比武第一名,實戰經驗與理論素養兼備的授課團隊為本次培訓質量提供堅實保障。
講座中,陳屠軍警官以“新時代‘楓橋經驗’的校園實踐”為核心,系統梳理了這一基層治理典范從“依靠群眾就地化解矛盾”到“法治、德治、自治相結合”的演進脈絡。結合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關于“健全基層治理體系”的最新要求,他重點解讀了“預防走在排查前、排查走在調解前、調解走在激化前”的“三前移”工作法,為在場教師提供了符合新時代校園交出的校園治理方法論。
針對中職校園常見的學生沖突、家校分歧等矛盾類型,陳警官通過全國各地典型校園意外傷害糾紛化解的實戰案例,生動演示了“1+N”多元調解機制的操作流程。他特別強調,借鑒紹興市“校調會”經驗,可在校內構建“班主任—德育處—司法顧問”三級調解網絡,通過“背對背疏導法”“情理法交融”等技巧,實現“小事不出班級、大事不出校園”的治理目標。在互動環節,陳警官結合自身 28 年從警經歷,就 “如何處理學生群體沖突”“家校溝通中的法律邊界” 等教師關切問題,提供了具體解決方案,現場反響熱烈。?
此次講座是學校落實“平安校園”建設的重要舉措,有效搭建了公安專業力量與校園管理團隊的協作橋梁。參與教師紛紛表示,將把“楓橋經驗”的核心理念融入日常德育工作,特別是在班級管理中運用“網格化管理”“風險預判清單”等工具,推動矛盾化解從“被動處置”向“主動預防”轉變。下一步,學校德育處將聯合陳屠軍警官團隊,持續開展“法治進校園”系列活動,逐步完善“家校社”協同治理機制,為學生健康成長營造更安全、更有序的育人環境。(俞莉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