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下午,杭州開放大學組織的2025年骨干教師培訓班近30名學員赴慈溪市觀海衛鎮開展實地調研,深入了解當地社區教育創新實踐成果。此次活動聚焦數字化學習、紅色文化傳承與鄉村振興融合等主題,通過專題講座、紅色基地研學及鄉村教育案例考察,為骨干教師提供社區教育發展的鮮活樣本。
調研首站,培訓班走進觀海衛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寧波開放大學慈溪學院沈騰俠副院長以《AI學習社群:終身學習的數字生產力》為題,分享了慈溪學院及觀海衛鎮依托人工智能技術構建全民學習生態的實踐經驗。通過打造“AI+社群”學習模式,當地社區整合線上線下資源,開發適老化數字課程,有效提升了中老年群體的數字素養與終身學習能力。
隨后,培訓班一行前往浙東抗日根據地舊址宓大昌,在歷史場景中感受社區教育的紅色底蘊。通過參觀革命文物、聆聽抗戰故事,學員們深入了解了觀海衛鎮將紅色文化融入社區教育的創新做法。
在鄉村振興示范基地瓦窯頭村,學員們走進“小春的茶室”,聆聽設計師閆春迪講述“教育+產業”融合的鄉村振興故事。閆春迪以茶室為載體,將傳統建筑改造、非遺文化體驗與創業培訓相結合,打造出集研學實踐、文創孵化于一體的鄉村教育空間,努力實現教育反哺鄉村的良性循環。
此次調研活動通過“數字—紅色—鄉村”三維視角,全面展現了慈溪學院、觀海衛鎮社區教育的創新探索。杭州開放大學帶隊教師表示,慈溪的實踐為開放教育體系提供了寶貴經驗。未來,雙方將進一步深化交流,共同探索社區教育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新路徑。(慈溪市觀海衛社區教育學院 杜燕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