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們,你們現在已經是準大學生啦,這是新的起點,也是新的挑戰……”9月17日,寧波職業技術大學的歐陽泉老師在課上難掩激動之情。原來,這是他為寧波市北侖職業高級中學(以下簡稱“北侖職高”)22級物流中高班的同學帶來的大學階段的第一課——供應鏈大數據分析。
就在9月15日,北侖職高首個“中高職一體化”大專班正式開學。22級物流中高班的40名學生正式以“大一新生”的身份,開啟了大學學習的新征程,這也標志著北侖職高長學制人才培養模式邁入全新階段。
從中職到大專:貫通培養破解升學瓶頸
“入學前還擔心中職畢業后升學難,當年了解到學校有這個長學制模式,心里一下子就踏實樂。”22級物流中高班的宋子怡同學興奮地說道。
作為浙江省首批區域“中高職一體化”改革試點學校,北侖職高自2022年起就與寧波職業技術大學等多所高校在物流服務與管理等專業試點“3+2”長學制模式。學生在完成中職三年學習后,通過轉段考核即可直升合作高校,無需參加高考。22級物流中高班的學生正是這一模式的首批受益者——他們以中職生身份入學,如今以大專生身份繼續學業,真正實現了“升學直通車”的無縫銜接。
北侖職高副校長吳科杰介紹,過去中職生升學主要依賴單考單招,競爭激烈且專業受限。長學制模式不僅讓學生能夠提前鎖定高校就讀機會,還能在中職階段提前了解、接觸高校課程,學習路徑更為連貫。目標更加明確。數據顯示,北侖職高2024屆長學制學生轉段成功率達98%,遠高于傳統升學渠道。
技能學歷雙提升:成長路徑更加清晰
22級物流中高班學生陸涵的成長經歷,生動印證了長學制模式的顯著優勢。身為2025年世界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物流與供應鏈”賽道的銀獎得主,陸涵早在中職階段就已參與到企業真實項目中,熟練掌握了智能倉儲系統操作等核心技能。“進入大專后,我們會進一步學習供應鏈管理、國際貿易等課程,希望自己可以早日成為既懂技術又通管理的復合型人才。”陸涵自信滿滿地說道。
“我們與北侖職高共同構建了‘中職基礎+高職提升’的課程體系,確保人才培養與產業需求精準對接。”寧波職業技術學院老師田揚表示,“北侖職高學生動手能力強、職業素養高,相信他們進入大專后能迅速適應高階課程。”
產教融合深化:校企協同共育人才
長學制模式的成功,離不開校企深度合作。據了解,北侖職高長期與寧波舟山港集團、龍星物流等優質企業開展校企合作,企業導師全程參與人才培養方案制定、課程開發及實習指導。22級物流中高班學生在中職階段就進入企業頂崗實習,參與智能倉儲、港口集裝箱調度等真實項目,積累了寶貴的一線經驗。
北侖職高校長宋海浩介紹,學校將持續深化與高校的協同機制,在課程設置、教學實施與學生管理等多個層面進一步加強協作,推動中高職銜接培養更加順暢高效。他特別強調,進入大專階段后,學生將深入參與企業真實課題研究,畢業設計也將直接對接企業的實際技術難題,以此強化學生的實戰能力和創新意識,真正實現“學以致用、用以促學”的育人目標。
首個大專班的設立,是北侖職高深化職教改革的一項重要成果。從最初探索“現代學徒制”,到成功入選改革試點,再到如今形成學校、企業、高校三方協同育人機制,北侖職高始終走在職業教育創新的前沿。未來,學校將以首個大專班為新起點,持續深化長學制人才培養改革,為職校學子的成長成才持續注入“侖職力量”。(殷婷、葛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