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曉,1984年出生,浙江紹興人,畢業于浙江大學茶學系,高級農藝師、評茶高級技師,現就職于紹興市柯橋區平水日鑄茶品牌管理中心(越茶博物館),同時兼任浙江省茶葉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秘書長,浙江省博物館學會、紹興市茶葉學會、紹興市茶文化研究會、紹興浙大校友會理事等職。
茶人小宋
宋曉出生在日鑄茶的原產地——平水王化,祖上開辦了昔日平水珠茶最大的精制商——瑞泰茶棧,他就讀于浙江大學茶學系,畢業后又一直在茶葉一線工作,對茶葉充滿感情。目前主要負責平水日鑄茶的對外宣傳、品牌管理等。參與制定了“平水日鑄”的各項品牌管理制度、推動“六統一”管理模式完善升級,使“平水日鑄”品牌管理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國農產品公共品牌管理的前列,并獲評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中華文化名茶等。
作為“平水日鑄”品牌“代言人”,宋曉不遺余力的宣傳品牌,講好家鄉故事,通過茶文化“四進”,多次赴機關、社區、學校、企業、圖書館等地宣講茶葉知識,累計聽眾超萬人,并參與《柯橋區茶業志》編撰,多次赴杭州、寧波等地參加茶文化論壇等,并擔任浙江農業商貿職業學院、浙江樹人學院等外聘教師,教授茶葉相關課程。在“走出去”的同時,宋曉積極實施“請進來”策略,參與越茶博物館籌建和運營,填補了紹興綜合性茶葉博物館的空白,并擔當茶博館講解員,向游客傳播越茶文化,組織舉辦“越茶講壇”、“抹茶論壇”和“宋韻越茶論壇”等活動,年接待各類游客5000余人次,越茶博物館成功入選浙江省四星級鄉村博物館,宋曉當選浙江省博物館學會理事。另外,宋曉還參與了紹興市首條美麗農業風情旅游線——“御茶古道”的籌劃和運營,多次接待海內外嘉賓參觀,為他們講述日鑄茶文化故事,2020年“御茶古道”成功入選文旅部全國鄉村旅游精品線路,宋曉相關工作得到了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榮譽會長周國富等的高度肯定。
作為一名茶人,宋曉不忘練好茶葉基本功,通過參加各類專業培訓、練好基本功,2022年他獲得紹興市評茶員技能競賽第一名,并獲評紹興市技術能手,此后,他先后獲評紹興工匠、紹興金藍領、浙江新農匠、首批省級鄉村工匠、浙江工匠等,并成立了宋曉評茶技能工作室和小宋茶學堂,積極參與平水成校組織的各類茶文化傳承、傳播教學培訓活動,每年培訓評茶員、茶藝師等中高級技能人才500余人,在為鄉村振興輸出人才的同時,有效的帶動了專業學習,讓更多人了解茶、愛上茶,相關事跡受到了本地媒體的報道。
好人小宋
2015年,還在寧波工作的宋曉創辦了自己的個人微信公眾號“小宋說王化”,推介家鄉王化,憑著自己的用心付出,成為當地最具影響力的自媒體之一。在宋曉的公眾號里,既有關于王化歷史、旅游線路、風土人情等介紹,也有新聞動態、好人好事等報道,游客在此可以更全面地了解王化、體驗鄉村旅游,老鄉在此則能更好地知曉訊息、關注家鄉變化。他還受聘為平水鎮鄉賢會秘書長,通過微信、抖音等,實時傳遞家鄉美麗鄉村建設成果,讓在外老鄉感受家鄉變化,凝聚起鄉情。期間,宋曉通過閱讀、搜集資料,認真研究會稽日鑄宋氏文化,成功主辦了首屆會稽日鑄文化研討會,并出版了5萬余字的《會稽日鑄宋氏科普小讀本》,成為外界了解日鑄文化的重要載體。
宋曉出生在書香之家,家中有各類藏書數千冊,他從小熱愛讀書,尤其是歷史、戰爭方面書籍,高中、大學年代時間浸泡在圖書館,閱讀各類書籍,尤其是“兩彈一星”科學家的精神,深深感染著他。為此,他積極投身家鄉公益事業,組建志愿者服務隊,開展了保護母親河、搜尋失聯老人、幫助患病老鄉等活動,還組織“村晚”、王化故事會等活動,協辦“笛揚讀書會”走進王化等活動,推動了鄉風文明,還帶出了一支團結友愛、互幫互助的老鄉隊伍,宋曉也因此獲評浙江好人、紹興市最美文化禮堂管理員等榮譽,入選了紹興市鄉村振興“領雁計劃”,多次應邀赴學校、社區等宣講好人故事。與此同時,宋曉通過微信平臺,構建起了政府和百姓之間的溝通橋梁。一方面,他積極解讀政府政策,宣講鄉村振興、水資源保護等政策,另一方面,他通過社情民意等途徑,向政府傳遞百姓聲音,解決了不少百姓關切的問題,受到了政府和百姓的好評。在宋曉的助力推動下,家鄉母親河王化溪獲評浙江省最美河湖、宋曉獲評全國最美河湖衛士和“母親河獎·綠色衛士獎”,家鄉平王線公路獲評2022年全國十大“最美農村路”、宋曉作為民間志愿者受到央視采訪。
2019年5月8日,時任省委常委、組織部長黃建發同志來到宋曉工作室調研,聽他講述助力鄉村振興的事跡,在充分肯定他工作的同時,指出:“鄉村振興需要小宋這樣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