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橋終身教育主動融入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大場景,全域奮力推進“共富夜校”建設,錨定“富”的目標、寫好“融”的文章,讓柯橋市民既富“腦袋”又富“口袋”。
一、背景意義
推進“共富夜校”工作是貫徹落實“二十大”報告精神的需要。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要建設全民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大國,促進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不斷提高國民受教育程度,全面提升人力資源開發水平,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推進“共富夜校”工作是率先建設“共富示范”的需要。2021年,黨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支持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意見》,浙江省委省政府吹響了率先建設“共富示范”的沖鋒號。
推進“共富夜校”工作是全面提升勞動者隊伍素養的需要。積極推進普惠性人力資本提升,以滿足社會對多樣化和靈活性教育需求的不斷增長,夜校歸來,是歷史所趨。
二、主要做法
(一)“三大保障”保駕護航夜校建設
1.組織保障。由區社區教育委員會統籌協調推進共富夜校建設,實施聯席會議制度,實現資源融通共建;建立“區教體局牽頭、相關部門及鎮街協同、成人學校落實”的工作推進機制;成立夜校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切實推進夜校工作不斷走深走實。
2.制度保障。出臺《柯橋區“共富夜校”建設工作實施方案》,提出建設“十類百門”共富課程資源、選樹千名優秀學員、吸引萬名市民參加夜校的“十百千萬”工作目標,組織開展專項評比和考核,確保“共富夜校”建設工作落細落實。
3.資金保障。推進區、鎮街兩級財政保障夜校辦學資金。專門出臺《柯橋區成人教育培訓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區級財政將人力資本提升專項行動經費列入年度預算,夜校重點項目均予全額保障;鎮街財政對本區域成人學校開展的社區教育、老年教育和共富夜校辦學經費予以保障。
(二)“五項行動”全域推進夜校建設
1.共富服務網絡全域覆蓋行動,讓夜校“動”起來
通過構建共富夜校“1+16+N”的三級辦學體系,不斷擴大教育服務覆蓋面。以社區學院為龍頭、16所鎮街成校為骨干、N個村社教學點為基礎,讓夜校全域“動”起來。認定區級標準化教學點282個、示范性教學點94個,遴選優質特色教學點157個。全面摸排精準掌握培訓需求,制訂《共富夜校服務清單》,實行“群眾點單—學校制單—政府買單”三單制服務模式。
2.共富教學點標準化辦學行動,讓夜校“強”起來
頂層設計、激活政策導向。村社教學點是共富夜校建設的著力點和落腳點,為堅持辦好“家門口”的夜校,開展教學點標準化辦學行動,制訂出臺《關于進一步推進社區教育發展的意見》《標準化教學點認定細則》和《示范性教學點創建標準》,為教學點標準化辦學提供了有力保障和政策依據。
制訂標準、激活辦學方向。制訂教學點建設“456標準”:規范化教學點普及“四有”標準——有房子、有牌子、有班子、有活動;標準化教學點認定“五落實”標準——制度落實、人員落實、經費落實、計劃落實、活動落實;示范性教學點創建“六好”標準——體制機制好、經費保障好、規劃落實好、活動開展好、群眾參與率高、群眾滿意度高。以評促建,有效突破了農村社區教育發展瓶頸,實現了社區教育全區優質均衡,奠定了夜校三級辦學的堅實基礎。
3.共富培訓品牌培育行動,讓夜校“亮”起來
品牌以點帶面,實現輻射效應。柯橋區社區學院全國終身學習品牌項目“中國輕紡城經營戶素質提升工程”立足柯橋國際紡都,連續十六年舉辦了40期培訓,3萬余名經營戶受益,并不斷重塑自我,使品牌走深走遠;柯橋街道全國終身學習品牌“文化養老進社區”、“柯橋領讀者”普惠全域,17個社區教學點“一社一品”。華舍街道將全國終身學習品牌項目“幸福家庭華舍人”下沉到基層,定期或不定期送夜校學習活動到村企,擴大學習品牌受益面。
挖掘地域文化,品牌豐富多樣。以華舍街道的“現代社區治理大講堂”、秋瑾故里福全街道“遺風大講堂”等為代表的“紅色課堂”;以社區學院中國輕紡城經營戶素質提升工程、漓渚鎮園林工匠教育培訓等為代表的“富民課堂”;以柯橋區“父范學堂”、馬鞍街道“隔代教育”為代表的“家風課堂”;以安昌街道醬制品制作培訓、柯橋街道“剪紙工坊”、蘭亭街道“拼布藝術”等為代表的“非遺課堂”……共富夜校豐富的課程最大限度滿足了各類群體市民不同的學習需求。
4.共富培訓師庫建設行動,讓夜校“專”起來
大力倡導“能者為師”。將各行各業、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等機構的專家學者、企事業單位的專業技術人員和興村名師、鄉土人才及各類產業國家級、省級大師吸納為共富培訓兼職教師或志愿者,讓“內行人”教“行里人”,讓“大師傅”帶出“好徒弟”。
頭雁領航、群雁齊飛。每類共富課堂均有1-2名資深培訓師領銜的師資團隊,承擔著共富夜校的教學、管理、宣傳、策劃等,讓共富夜校成為追求精神富裕者的“粉圈”。
5.共富平臺數字化賦能行動,讓夜校“智”起來
學習平臺提檔升級。柯橋區終身學習網不斷提檔升級,打造空中“云課堂”,按照“建設+共享”的建設思路,不斷為課程庫注入“新鮮血液”,借勢借力開展線上教學工作。學習網已開發建有老年教育、家庭教育、職業技能等十大類、9000余門課程。
“云課堂”疊加育人。“云課堂”不僅能解決市民“不便學”的現實問題,更能讓夜校釋放出共振疊加育人效應。“云教學”接地氣、聚人氣,自帶科技感、新鮮感,為共富夜校開展學習不斷漲粉、吸粉。齊賢成校的“紹興味·紹興菜”空中課堂,已累計開展空中課程120余場,輻射帶動受益群眾超51.2萬人次。
三、特色成效
1.夜校品牌逐步形成。隨著夜校建設工作不斷走深走實,具有柯橋辨識度的“共富夜校”終身教育品牌逐步形成,通過傳遞“共富”火種,助力柯橋百姓“物質富裕、精神富有”,“下了班,去上課”已成為柯橋市民的一種生活方式。
2.夜校潤澤千家萬戶。全面摸排精準掌握培訓需求,實行“群眾點單—學校制單—政府買單”三單制服務模式,菜單式開展各類優質培訓服務,以滿足廣大市民學習提升需求。精準的培訓服務,優質的富民課堂,受益于“共富夜校”的優秀學習典型不斷涌現。近兩年來,柯橋全區共富課堂進農村文化禮堂全覆蓋均達到4場次以上,每年受益群眾達5萬余人次。
3.夜校影響不斷擴大。全省“縣域學習型社會建設暨夜校工作現場推進會”于2024年4月28-29日在柯橋召開;《紹興市柯橋區全域推進“共富夜校”建設,激活城鄉“共富引擎”》入選全省教育助力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富示范區典型案例;夜校案例在2024年全省全民終身學習活動周上作為新時代“夜校”服務優秀案例進行推介。相關經驗做法先后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的《今日擇報》和柯橋區《柯橋信息》《今日政務》上宣傳推介,《農民日報》《浙江教育報》《浙江工人日報》《紹興日報》《學習強國》等主流媒體爭相報道。(浙江開放大學柯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