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諸暨市阮仕雙語幼兒園開展了以“童心‘話’環境 浸潤共成長 ”為主題的班級環境創設評比活動,通過相互觀摩與學習,提升教師環境創設的能力,充分發揮環境作為“第三位老師”的作用,讓幼兒園的每一個角落成為幼兒學習、探究與表達的樂園。
公平底色,共赴觀摩之約
評比活動組建了由園務領導、各年段組長及教師代表構成的專業評委團。評委們懷揣欣賞與學習的初心走進各班,以認真聆聽、細致觀察、公正評分的態度,在逐班評比中實現經驗交流與思維碰撞。
童“話”視角,解鎖環境魅力
本次評比涵蓋家園欄、主題墻、生活墻、自制教玩具、班級師幼介紹、自然角及班級亮點特色等多維度內容。各班設計獨具匠心,區角色彩繽紛且擺放有序,既貼合幼兒生活習性,又讓環境的獨特教育魅力盡顯。
童聲敘說,讓環境“活”起來
各班“小小講解員”是評比中的亮眼風景,他們自信大方地向評委介紹班級設計,用稚嫩卻堅定的聲音講述與環境的互動故事。原本靜止的環境布置,由此轉變為承載幼兒思考、實踐與成長印記的動態“活”教材。
各顯神通,綻放環境光彩
各班在環境創設中“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連心橋”家園欄設計新穎、布局合理,成為家園溝通的高效窗口;“可視化”主題墻清晰記錄課程脈絡,幼兒學習過程與成果一目了然;“能量站”區域角材料豐富、層次分明,滿足幼兒個性化探索需求;“自然角”綠意盎然,既是小型生態園,也是幼兒觀察自然的科學基地。
砥礪前行,共繪成長藍圖
評比結束后,園領導組織總結研討會。會上明確,本次環境創設充分踐行“以幼兒為本”理念,實現了可操作、可探索、可互動的目標。評委們提出的寶貴建議,更為后續環境動態優化指明方向。
一墻一角皆教育,一區一域皆用心。當教育契機融入環境的每一處角落,幼兒的探索與成長便悄然發生。此次評比不是終點,而是全體教師共學、共思、共成長的新起點。在充滿教育意蘊的環境中,阮仕雙語幼兒園的孩子們定能自由、快樂、富有個性地成長,讓幼兒園的每一個角落,都成為支持幼兒無限可能的沃土!(諸暨市楓橋鎮中心學校 孫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