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論文設計是《疫情下的‘員工共享’經濟》,是基于企業需求進行的調研思考。”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市場營銷專業大三學生小周說道。受疫情影響,他目前還在老家江西上饒,但其頂崗實習卻沒耽擱,還通過畢業設計協助企業解決用工荒難題。
疫情引發用工荒
校企交流出靈感
作為義烏龍頭企業,雙童吸管是一家專業從事飲用吸管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公司。2020年公司春節假期是1月18日(臘月二十四)到2月1日(正月初八),500余名員工中有80%都是外地員工,大多數外地員工都選擇回鄉過年。原本員工在元宵后都會返崗開工,受疫情影響,雙童開工日期一再延后。元宵后是雙童訂單密集的時段,而一些外貿訂單要得非常著急,公司“用工荒”十分嚴重。2月22日(正月二十九),企業復工人數還只有60%。雙童吸管董事長樓仲平急在心里。
作為義烏本土院校,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與雙童吸管是緊密型校企合作關系,校企雙方共建了雙童吸管學院,樓仲平是學校客座教授。該校朱陽瑾老師是校企聯系對接人,負責小周等同學今年上半年在雙童的頂崗實習與畢業設計。她在春節期間多次前往企業調研,深入了解企業情況。在交流過程中,樓仲平與朱陽瑾提到企業疫情下的企業用工荒難題,他還提到現在很流行共享經濟,想嘗試用共享經濟理念來解決當下的用工荒。
根據教學安排,該校工商管理專業大三學生小周等人在2月中旬應前往雙童吸管進行頂崗實習。受疫情影響,小周等人并未返回義烏。作為指導老師,朱陽瑾開始與學生進行線上交流指導。“何不以‘共享員工’為題,讓學生對相關問題進行深入思考。”與樓仲平交流后,說者無心聽者有意,一個大膽的念頭在朱陽瑾的腦中閃現。
校企通宵開會定方案
共享員工解急難
在朱陽瑾看來,企業出題,學校就要積極作答。當晚回家后,她就給小周等學生布置作業,要求學生結合雙童與義烏的實際情況,對共享員工方案的可能性進行規劃。“用工荒問題十分緊急,我當晚也在搜集相關資料。”朱陽瑾說道,她給自己和學生24個小時的時間去完成《“共享員工”的實施方案》。
第二天晚上,朱陽瑾與五位同學召開視頻會議,還邀請雙童吸管總經理、企業實習指導導師李二橋參加視頻會議。當得知《“共享員工”的實施方案》在24小時內完成時,李二橋十分詫異,學校師生的干勁讓這位職業經理人十分感動。據小周介紹,當清早接到任務后,他和其他四名同學進行分工,查閱相關資料,連午飯都顧不上吃。
“義烏有大量第三產業員工,過年沒有回家,目前在義烏又處于賦閑狀態。這些人健康狀態良好,又很想找份臨時工作補貼家用。”李二橋在視頻會議里說道,他對方案表示充分肯定。在李二橋和朱陽瑾的指導下,小周又和同學們對方案做了進一步完善。
隨后,在當地婦聯、工會、團委等部門的幫助下,雙童吸管首先找到了義烏陽光阿蓮養生館。原本春節期間是旺季,但疫情幾乎給阿蓮養生館帶來致命打擊。養生館有30余名員工未回家,未復工的30名員工經過培訓后,迅猛上崗,切實為雙童吸管解決疫情缺人現狀。“共享員工”模式的開啟,一方面,解決了“雙童”企業用工荒、招工難的困境,滿足了短時間內的大量用工需求,解決人手緊缺問題。另一方面,也讓暫時歇業在家的陽光阿蓮養生館的員工們在疫情期間能獲得一份工作,保障收入,減輕經濟壓力,二者攜手實現雙贏。
成為雙童的臨時員工,來自湖北的阿蓮養生館員工小汪十分開心,原本春節不回家就是希望能在義烏多加班賺錢,疫情爆發后,家人在鄂州老家出不來,家里都只能指望小汪一個人。在小汪看來,雙童吸管對“共享員工”的服務工作都非常到位,每天都進行體溫檢測、出入登記,讓她倍感溫暖。“這多虧朱陽瑾老師帶領同學們為企業制訂了詳細的方案,各項工作都準備到前面了。”李二橋說道。
在“共享員工”實施過程中,校企雙方還召開了多次線上會議,李二橋還在給學生講解了很多專業知識,介紹了雙童的企業文化。大家都表示受益匪淺,紛紛表示要深入研究該模式,為“員工荒”提供更多“雙童”智慧。
共享模式獲認可
完善方案供借鑒
雙童的“共享員工”模式得到了業內專家的高度認可。在浙江大學博士生導師、全球浙商研究院鄔愛其教授看來,“共享員工”模式值得鼓勵!他認為,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沖擊,雙童以共享經濟理念,與養生館展開了“共享員工”,巧妙地克服了特殊時期的用工難問題,其面對危機時的企業理念值得思考和借鑒。盡管“雙童”的共享員工模式只是應急行為,但樓仲平董事長能這樣嘗試,無疑體現了企業家面對危機困難時的巧創精神、不斷學習并踐行先進理念的進取精神。
浙江大學博士生導師、EMBA教育中心學術主任、竇軍生也十分認可該模式。突如其來的疫情,攪亂了多數中國企業的生產節奏,一時間服務業出現嚴重員工“過剩”,而制造業則面臨嚴重員工“短缺”的局面。雙童與阿蓮之間的成功牽手無疑為當下面臨用工難題的復工企業帶來了很好的思路借鑒。這種“員工共享”雖是被嚴峻現實倒逼出的短期應急之舉,卻也能夠為企業的長期經營帶來有益的啟迪。這次雙童與阿蓮的互補式合作,是對“共享經濟”內涵的充分表達,也是對人類合作共贏思想的有力詮釋。
校企雙方表示,將繼續對“員工共享”模式進行探討。“我們雙童一直是行業創新的佼佼者,而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又能為我們提供智力支持,我們繼續聯合開展研究,以期為共享經濟的發展提供更多借鑒意義。”李二橋說道。(記者 石天星 通訊員 徐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