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高職院校來說,專業設置要以服務發展為宗旨,以促進就業為導向。隨著國家對職業教育支持力度的不斷加大,已逐步把專業設置權下放給高職院校,實行備案制管理,以期學校對區域社會和經濟形勢的變化做出快速和靈活的反應,緊貼市場、緊貼產業,合理設置和調整專業,實現其人才培養與社會經濟發展的高度契合。
高職院??梢韵鄬`活地設置專業,但不代表可以隨心所欲地設置專業,而是要充分考慮社會的需求、學校的實力和學生的發展前景。圍繞行業發展的需求,柳州職業技術學院設立螺螄粉產業學院,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現實需求。但這一特色學院的職業教育內涵,實際上可以由現有的烹飪與營養、市場營銷、餐飲管理等專業涵蓋在內。
而且這些專業基本上都辦學歷史悠久、辦學成果豐富,只要稍微地調整一下教學內容,完全可以勝任螺螄粉產業學院的職能,沒必要針對螺螄粉的生產和銷售,專門成立新學院,開設新專業。因為此舉一來有可能造成辦學資源的浪費,二來辦學質量能否迅速提升也值得商榷。
此外,“網紅”氣質十足的螺螄粉,未必能保證長期占據美食top榜。假如它不再是市場的寵兒,產業學院發展就勢必會走進死胡同,而相關專業學生就業也必將面臨尷尬境地。從這個意義上說,職業教育的專業設置宜精不宜細。專業設置上的不斷窄化、細化,會造成學生就業市場不斷被分割,相應的就業選擇面也會越來越窄。
我們更應倡導寬口徑培養,為學生從長計議,培養學生具備開闊的視野、深厚的能力素養基礎以及更強的就業應變能力,保障其職業生涯的可持續性發展。(朱小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