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職一體化是當前職業教育界熱議的話題,也是我省中高職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方向。我省中高職一體化建設逐漸從局部試點走向整體推進,一體化建設進入了規模擴大和內涵提升的關鍵階段。而在具體的探索實踐中,中高職一體化建設存在著目標定位不清、課程銜接不暢、統籌管理缺位三個主要問題,這影響著中高職一體化人才培養質量與成效。
中高職一體化問題,單靠中高職學校自身力量很難有效突破困境、改進不足,亟需從國家、省級層面聚焦關鍵問題,加強標準建設,整合資源要素,進行統籌設計與生態重構。
目標定位:從內部協調走向跨界聯動
縱觀國外不同層次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目標定位路徑可知,不同層次職業教育培養目標的確定絕不是由中高職院校內部自行決定的,而是通過企業界和教育界的聯動,以職業標準定位不同層次職業教育培養目標。
從國家層面確保職業標準科學化、規范化。國家職業標準的質量是中高職人才培養目標定位清晰、人才培養高質量的生命線,為此,要確保國家職業標準科學化、規范化。一是要嚴格監控國家職業標準質量,提升國家職業標準的權威性。一方面,要充分研究各行各業職業需要,科學評估現有職業分類的合理性,構建完備的國家職業標準;另一方面,隨著產業升級、技術進步,國家職業標準必須緊跟時代脈搏,及時更新國家職業標準,切實反映企業發展需要。二是要凸顯國家職業標準的應用推廣,增強國家職業標準的導向性。國家職業標準的價值在于廣泛應用,如果將其束之高閣,就喪失了應有的價值。因此,要進一步完善國家職業標準的平臺建設,廣泛宣傳國家職業標準,增強國家職業標準的可獲取性,使其真正成為中高職人才培養目標定位指針。
省級層面結合區域特色進一步開發、完善職業標準。國家層面的職業標準可以為中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目標定位提供客觀依據,但我國是職業教育大國,各區域產業經濟發展不平衡,各地區的職業教育也帶有明顯的地方特色,統一的國家職業標準難以適應不同地區、不同區域職業院校人才培養目標定位需求。因此,從國家職業標準到中、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目標的確定,還需要省級層面結合區域特色加強崗位任務與職業能力分析,對國家職業標準進行再開發、再補充、再完善。省級層面應在遵循國家職業標準的基礎上,結合區域經濟發展特色,充分研究各行各業的職業需要,科學評估現有職業分類的合理性,加強具體專業崗位任務與職業能力分析,為中高職院校清晰的人才培養目標定位提供切實可行的參照標準。
課程銜接:從分段操作走向整體建構
開發中高職一體化課程標準。中高職一體化培養最終要落實到課程銜接上。中職和高職雖屬同一類型不同層次的教育,但長期處于割裂狀態,中高職院校大多沿用各自已有的課程體系建設理念和課程框架,進行中職段和高職段的課程設計,存在課程內容重復或脫節的現象。根據明確的培養目標以及崗位任務所需具備的職業能力,進而開發出中高職一體化課程標準,是促進中高職課程內容有效銜接的良方。省級層面應在遵循職業能力標準的基礎上,根據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規律以及中高職人才培養目標定位,聯合行業協會、企業技術人員、職業教育學者、課程專家共同商定,開發相互銜接的統一的課程標準。
課程設置上更加關注學生能力結構的優化和綜合素養的提升。中職學校長期以直接就業為目標,較少從高素質、復合型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的層面出發,對課程體系進行綜合考慮和整體設計,在課程設置上過于關注某一領域、某一崗位的單一技能培養,忽視學生專業理論知識的學習和文化素養的綜合提升。為此,中職學校應樹立中職基礎地位,就業、升學并重,在中高職一體化設計的課程標準基礎上,依托專業群建設進行課程內容的整合,確定科學合理的中高職銜接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促進學生能力結構的優化和綜合素養的提升。
管理模式:從部門分治走向統籌管理
加強政策導向。由省級教育主管部門牽頭,出臺相關政策文件,明確和規范對中高職人才培養目標定位、中高職課程標準體系等。在出臺政策前,應針對這一問題進行廣泛的調研,調研對象主要包括高職院校、中職學校和企業,同時還要借鑒國際上對中高職在培養目標區分方面的經驗和教訓。在此基礎上,從職業教育的培養規律和個體職業能力成長規律出發,把握中高職教育在人才培養方面的定位差異,加強崗位任務和職業能力分析,開發課程標準體系,制定參考性銜接方案,為中高職學校一體化人才培養提供政策依據和行動框架。
設置專門的管理機構。為破解中高職銜接中院校壁壘突出、權責不清等難題,要進一步完善職業教育的管理機構設置。建議在省級層面成立一個有權威、有統籌協調能力的管理(服務)機構,如中高職教育改革與發展委員會或中高職教學指導委員會,由教育部門主導,勞動、財政等政府各職能部門以及行業企業等多元參與。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委員會或中高職教學指導委員會作為中高職一體化管理省級層面的最高專門機構,統一管理中高職院校教育改革發展工作,統一設計、推動、深化中高職一體化建設,統一開展一體化專業人才培養監管與評估工作。
引領銜接模式創新。省級層面的銜接模式創新有助于增強中高職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活力,滿足學生的多元化選擇。我省可結合職業教育發展實際,在原有中高職一體化五年制人才培養、單招單考等培養模式基礎上,遴選一批省內辦學水平和社會認可度高、示范效應和社會服務能力強的國家示范校、省中職名校,設立“高職專業試點班”,開展長學制培養技術技能人才的探索與實踐。或借鑒集團化辦學經驗,以合作企業為紐帶,中職、高職、企業共同培養中高職學生,促進高職院校、中職學校和行業企業之間互補雙贏,為當地培養高素質、復合型技術技能型人才。(程江平 劉冰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