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國務院近期印發《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對加強新時代勞動教育進行了整體設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要在學生中弘揚勞動精神,教育引導學生崇尚勞動、尊重勞動,懂得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道理,長大后能夠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加強勞動教育,必須樹立新時代的勞動價值觀,以鮮明的價值導向引領新時代勞動教育發展。
勞動最光榮,增強做勞動者的榮譽感。馬克思主義認為,物質生產是一切歷史的基本條件,人們用勞動創造了人類歷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類是勞動創造的,社會是勞動創造的”。新中國的光輝歷程,是勞動人民光榮的奮斗歷程。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發展勞動教育必須培養學生從小樹立勞動最光榮、勞動人民最光榮的價值追求,從小培養起對勞動人民的樸素感情,從小在內心形成做一名普通勞動者的榮譽意識。在勞動教育實踐中,必須要旗幟鮮明地倡導三種勞動觀念,一是倡導辛勤勞動,反對馬虎敷衍;二是倡導誠實勞動,反對弄虛作假;三是倡導創造勞動,反對機械應付。
勞動最崇高,增強做勞動者的責任感。勞模精神生動詮釋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我們的寶貴精神財富和強大精神力量。發展勞動教育關鍵在于家庭、社會、學校要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勞動認知教育,豐富精神世界,提升思想境界,培養具備健全人格和完整能力的人。要旗幟鮮明地反對兩種錯誤思想,一是反對封建落后思想,正確認識到社會雖有分工,但勞動不分貴賤,無論從事農業、工業、服務業,都是社會主義事業的一部分,無論從事體力勞動還是腦力勞動,都是崇高的工作;二是反對資產階級腐朽思想,筑牢新時代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長城,抵御奢迷之風等不良思想的毒害。
勞動最偉大,增強做勞動者的使命感。勞動創造歷史,勞動是中華文明生生不息的強大武器,必須以勞動推動“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實現。我們弘揚和傳承中華民族的勞動精神,充分認識勞動對個人、對集體、對國家的重要意義,從個人、集體、國家三個維度確立培養目標。一是培養自食其力之人,二是培養善于合作之人,三是培養造福社會之人。勞動教育要體現時代要求,著眼未來產業發展對人的要求,依據勞動形態演進而與時俱進,開展引導性、前瞻性教育,重視傳統勞動精神培養與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應用的結合,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性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培養對社會有用的人。
勞動最美麗,增強做勞動者的幸福感。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幸福是奮斗出來的。個人的幸福、社會的和諧、國家的發展都證明,人世間的美麗是通過勞動創造出來的。開展勞動教育就要充分發揮勞動獨特育人價值,培養學生樹立勞動最美麗、勞動人民最美麗的價值觀,尊重勞動者,增強幸福感。培養學生勞動幸福感要從三個方面入手:一是對自己的認同感。勞動教育要從提升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入手,增強生活自信,真正認識自己的價值,認識勞動的價值,養成尊重勞動、熱愛勞動的精神品質。二是對家庭的歸宿感。加強勞動教育必須引導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強化家庭在勞動教育中的基礎作用,讓孩子感受到勞動是撐起家庭的支柱,感受家長作為勞動者的美麗,加深對家庭的歸宿感。三是對人民的贊譽感。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廣大勞動人民用辛勤勞動創造的,離不開每一個崗位上普通勞動者默默無聞的付出。要教育學生懂得感恩,認識到普通勞動者身上的美麗和光輝,尊重每一名勞動者,尊重每一名勞動者的勞動成果,身體力行去做一名美麗的勞動者。(范卿澤 趙文朝)